首页 -> 2006年第1期

情境教学与教师“激情四部曲”

作者:盛良红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堂单调乏味的局面,让孩子们深深喜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情境教学的实施者,语文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更是与“情”字不可分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语文教师需要的是熊熊燃烧的火一般的激情,需要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奏响“激情四部曲”。
  
  一、动情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之一,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生命之躯,我们面对的同样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传电的导体,是燎原的火种。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能“动情”。当阅读那一篇篇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的文章时,你的心房开始颤动,你的思潮开始涌动,你的情感开始激荡了吗?你会被充满诗情画意的青海湖的风光深深陶醉,你会对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升腾起无限敬仰之情吗?含冤死去的扬科让你情不自禁洒下同情之泪了吗?闪耀着人性美光辉的福勒有没有使你不由自主为其拍掌喝彩?
  倘若,当我们面对蕴含着如此丰富情感的课文无动于衷的话,那么进行情境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座虚无的空中楼阁。
  如何触动真情呢?这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课文,走进文本的境界,与文本畅谈,与作者展开充满灵动的对话。直到读得物我两忘,直到读得情真意切,让语言文字之水潺潺地流入自己的心房,撞击心扉,溅起情感的波澜。
  
  二、表情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表达情感。文本所倾诉的浓烈的亲情、崇高的友情、澎湃的豪情、凄婉的悲情扣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随着作者和文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一同爱恨忧悯。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自己被感动了,我们还要在教学中把这些感动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它。
  所谓“自然而然”,就是真实而不掺假,本色而不矫揉造作。真挚的情感是朴素的,朴素的情感是最美的,只有美才能让每颗幼小的心灵愉悦、兴奋以全忘我,从而不知不觉间走进特定的情境,陶醉其中,乐不知返。
  教师“表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声表情”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师通过充满激情、妙语惊人的讲述,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朗读,慷慨激昂、哀婉悲切的变化的语调,自然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感情氛围,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当的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传情
  
  “让情感进入课堂”,这极高的教与学的境界,通过情境教学得以实现。儿童的情感尚不稳定,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情传情,以情动情,以情促情,师生一道在文本的情境中自由徜徉……
  教师要善于用饱含深情的话语,生动形象的媒体视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传递情感。教师可以以生活来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在传情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如石头撞击发灵光,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如水流相荡生涟漪。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师生共同经历一段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四、用情
  
  语文教师上课“用情”要专一、持久。从大的方面来讲,要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矢志不渝;对学生的满腔挚爱,永不游移。从小的角度来看,教师所表达出的与文本相一致的情感要与教学过程共始终,相依相偎。
  如何做到用情专一持久?我认为,一进入课堂,教师即进入角色,排除一切负面情绪的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教师的激情不是昙花一现,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几节公开课上的装饰和点缀,它燃烧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它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崇高的爱。
  为了实现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热情洋溢,激情飞扬,以真切的情意感染儿童,使每个孩子在愉悦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快乐。
  (作者单位:安徽桐城市实验小学,2314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