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浅论平衡的课堂生态

作者:黎琼锋 李 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和关键,其组成中含有生命成分,赋予生态系统以生命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课堂与生态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的要求正是力求使其达到一种鲜活的、富有生命色彩的形态。而以往的课堂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一、被忽视的课堂生态
  
  如果从生态观的角度衡量,当今课堂存在的疾患足以令人警醒,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恐怕亦不为过。主要表现如下:
  
  1.明显固化的知识
  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之一,课堂上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领会到终身受用的知识的奇妙,给学生指点获取知识的路径。但知识并不是教师包揽的专利,也不是一种可以被操纵的实体。课堂应该犹如一个热闹的生态场所,在这一场所内师生之间互为信息源,都成为各自知识的获取渠道。
  而现实并非如此,课堂成为以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表、公式、定理等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教师要求学生适应这样的场景,并将这些作为必要的知识进行传递,学生的任务只是接受。通常教师所采用知识传递模式,又是一种畸形发展了的模式,它通过反复灌输,强化作业,以及无休止的评优、竞赛和考试等手段以外在的压力所推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外部促进,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从教师的手上、口里接受的知识实际上是经过教师处理和加工、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几乎是固化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容易传递和接受。在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教师强调的是接受,评价标准是接受了多少。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教育的本来意义。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智慧的人,而不是头脑里堆砌知识的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知识,学会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而非仅仅让知识停留在大脑中。
  
  2.极度压抑的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这句至理名言一直带给人们许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事实也证明,在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中,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世界上也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包括人的性格、情感、经历等)。而教育有时竟然违背了这一显然的事实: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在应试的压力下,教师的教学几乎是模式化的,按部就班的程序、意料之中的课堂反应、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学生也在作为“工程师”的教师的统一规划中,慢慢磨平菱角、压抑个性。而一旦在个性得到释放之时,由于自我的个性和别人的个性之间的冲突不能很好地解决,往往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对教师而言,同样不可避免地在追求同样标准的教育结果的同时,放弃了对教学应有灵性的追求,刻意去迎合教学评价的需要。于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中,依然出现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的场景。只要是升学需要、与考试有关的,教师趋之若骛,想方设法弄到手,再千方百计让学生挤出时间去“消化”……另外,在我国大多数学校里,班级人数过多是非常普遍的,教师经常关注的是如何控制好整个班级而非关注个体的差异。教师在随波逐流,教育的智慧在现实的教学里渐渐淡化,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模式化的教学过程中荡然无存。
  
  3.逐渐失衡的群体
  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情趣的地方,学生是课堂中最主要的群体。这样的群体有着相同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同处在一个包容自己的空间。按照理想的发展模式,一群人应该在公平的境遇中、平等的待遇下,积极竞争,各得其所,共同发展。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生态学意义上,竞争是一个群落中生活在一起的同种或异种生物体利用共同的资源,而当资源不足时出现的力图占有优先地位的现象。生态学意义上的竞争概念,同样适用于处在相应状态下的人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学习本应该是愉快的合作过程,却被演绎成近乎白热化的竞争。学生之间不仅缺乏合作意识,而且根本不懂合作。在一种并非为了生存和发展的情境下,竞争也愈演愈烈,在一些非正常竞争心态的引导下,有时即便是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私利,也会暗地里偷偷较劲。更有甚者,不惜以“消灭”竞争对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在可怕。
  教师群体亦然。由于升学压力、考试排名等竞争,教师之间理所当然的合作只能在同班级的教师中存在。学生的竞争实际上演化成教师的竞争,虽说是为了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名次,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竞争,有时连上课、作业讲评也要“保密”。这样的竞争其实是一种非正常的竞争,不是与同等条件对手的积极竞争,而是消除对手或削减对方力量的一种方法。越是非正常的激烈竞争,越容易导致竞争者的心理失衡。
  
  二、寻找课堂原生态
  
  作为一种特殊生态系统的课堂,应该与生态主义倡导的理念相吻合。和谐是生态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生态系统中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是平衡,是生态群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课堂的原生态应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1.流动性:倡导知识分享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活动空间,作为活动主体的师生都是课堂的主体。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是信息畅通、流动的课堂,确保课堂上信息的流动是教学的理想形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平等观念引导下展开师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分享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交流。在这样的对话之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
  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个体与环境之间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流通是非常顺畅的。课堂的原生态里,教师和学生在一种融洽的环境状态下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关系;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所有信息,包括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各种信息,相互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才能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能确保教师教育的成功。
  
  2.自主性:鼓励张扬个性
  师生都是作为主体参与课堂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理所当然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对课堂的正本清源。课堂本来应该是学生的,应该是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学习、个性得到极大张扬的地方。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实现职业创造的过程,是彰显个性的过程。因此,理想的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并在享有自主的空间内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原生态视野里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在理想的生态环境里,作为生命体的人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能动性,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相互尊重各自独特性的交往活动,生命的色彩得以彰显。
  
  3.合作性:实现共同发展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