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让课堂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环节

作者:薛爱建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经常、最普遍,也是最为关键的教学方式之一,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我们注意到课堂上不少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虽然肯问,但不善问,缺乏对课堂提问策略、原则的基本把握,不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有感于此,本文针对课堂提问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问题一:问题缺乏精心设计
  
  课堂上教师一般都重视提问,可有些老师课前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能正确把握学生认知水平,上起课来信口而问,为问而问。结果是缺乏质量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思维的培养无从谈起。有人说,好的提问设计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提问设计呢?
  我们从为,问题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就是说问题设计有着鲜明的目标指向,每个问题要能使学生确有所得,扣住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2.整体性。教师从全局着眼,注意课堂上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彼此间环环相扣,构成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整体。3.启发性。问题必须具有思维价值,促进学生思考。4.开放性。教师尽可能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解决的途径不惟一,结论也不惟一,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5.量力性。所提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略高于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又顾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能够解答。
  
  问题二:提问时机把握不准
  
  现实中,“不择时机”的提问,使得课堂问题数量过多、过滥,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这就需要考虑教师提问的时机是否得当,提问的介入是否必要和有效。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学生思维受阻或出现偏差时,课堂提问使学生得到疏导,在“山穷水尽”之时,收到“柳暗花明”之效。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启发的时机。
  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复习性提问,常在新课之前进行;探究问题、启迪思维的引发性提问,常在新课之中进行;梳理知识、总结规律的归纳性提问常在新课之后进行。同时,各种理解性、分析性、应用性、评价性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的变化和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灵活适时安排,以调整和改善教学活动。
  
  问题三:问题数量过多而层次偏低
  
  教育专家马云鹏曾记录了一位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所有提问,发现这位教师在这节课上一共提了88个问题,其中记忆性问题就达55个,理解性问题22个,而真正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仅有5个,另有管理性问题3个,无意义问题3个。这样的课堂提问数量过多,看起来挺热闹,但师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信息交流上。
  一般来说,问题层次越高,所调动的思维程度就越高。问题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1.事实性问题。学生无须多加思考,即可从教材中获取答案,主要用于检查学生记忆事实的情况。2.经验性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但最终答案往往是惟一的。3.创造性问题。检查学生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产生新颖独特的答案,这样的答案不是固定的。4.评价性问题。检查学生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也没有标准答案。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层次不同,其思考价值也是不同的。因而,教师应多提一些启发思考、拓展思维的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创造型问题,少提一些事实、记忆、理解的常识性问题;应多提一些学生感知而未完全认知的问题(含记忆性、有效思维、启发性等特征),少提无需任何方式(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就能处理的问题。
  
  问题四:课堂提问教师角色的错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无疑也应是课堂主要的提问者。可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课堂提问数量极其贫乏。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课堂提问常常是为引导新知识而精心加工起来的,成为教师实施自己教路的手段。不少情况下教师的提问还是操纵、控制学生的“拉线”,学生小心配合着教师演绎着环环紧扣的教学过程。这是教师“角色”的一种错位。
  教师应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促进者,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促使学生学会提问,主动提问。我们认为: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提问的主角。
  周一贯老师在《小学语语文教学》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交流”好才是真的好。首先,师生的提问应答转变为师生、生生间的课堂交流。学生的提问与应答则是学生充分探究之后的主动要求和自我展示。其二,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鼓励学生敢问、愿问、乐问。事实上,学生大部分都有过提问的意向,而不提问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障碍,缺乏提问的信心。教师的肯定与鼓励是提高学生提问信心的有效方法。教师还应交还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权利。其三,当学生感到困惑时,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前质疑,不懂而问;课中质疑,引发议题;课后质疑,获得新知。
  
  问题五:对学生缺乏平等的对待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生被关注的机会、次数比其他同学多得多。而另一方面,往往有那么一些学生,没能融进到活跃的课堂中,没有积极的参与,老师对他们关注甚少。长此以往,缺少机会的那部分学生,就会积极性不高,缺少上进的动力,乃至成为课堂的“边缘人”。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对回答有困难的那部分学生,教师更应是循循善诱。有经验的老师经常用“试试看”、“还没有准备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还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富有人情味的言语,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关爱和期待。
  
  问题六:学生反馈信息不能善加利用
  
  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是课堂提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两种表现。第一,对学生的回答(特别是不能让教师满意的问答)不置可否,只是简单地说:“请坐,再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回答的。”第二,对学生满意的回答也只是给予“好”、“不错”、“很好”等比较笼统的评价,很少有具体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表扬而缺乏具体引导,会使学生产生心浮气躁心理,使思维难以深入。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重,为求个别化、多样化、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升自我。
  如果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词不达意,教师要巧妙诱导,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连续指名学生均不能回答,教师要善于变换角度,降低难度,铺设通往成功的阶梯;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寻常表现,表现出的思维上的变通性和独特性,教师应予以充分鼓励;学生回答有错,教师“闻过则喜”,课堂就是处于“出错”与“纠错”的探究过程之中,没有错误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也因为有了“错误”的出现,才会有教师的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小学,22657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