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策略探究

作者:杨新颖




  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后进生”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传统评价理念的产物。从学生评价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策略,会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所启示,并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策略。
  
  一、存在“后进生”——传统评价观念的视角
  
  长期以来,我们对“后进生”的研究非常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育实践中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原因究竟是什么?首先要从根源上认识这个问题,即“后进生”现象是怎么样产生的?怎样的学生是。“后进生”?
  我们在教育研究及实践中对“后进生”的称呼多种多样。如“差生”、“学困生”、“学业不良学生”等,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这些概念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那就是传统的学生评价观。我们的传统评价主要是以甄别和鉴定为主要功能的。又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外在表现为评价准则的。而这些准则主要是对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进行考察,考察方法也自然落在了以标准化纸笔测验为主的形式上。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无能为力。在这种评价标准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将学生分为几大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凡学业成绩不良、学习困难、表现不积极、不听话的学生,都被归入“后进生”这一类中。
  我们的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因此,不应该“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该给学生以更适合的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配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而要发挥评价学生发展的功能,首先就要改变评价所依据的观念和标准。如果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得出的结果就有所不同:(1)评价内容要全面。传统评价观建立在单一的智能观上,主要评价学生的认知、言语及数理逻辑能力,不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应建立在智能多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方式要多样。每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评价的目标、方法及时机要有所差异。(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以对话代替独白。教师及学校单方面的评价是片面的“一言堂”式的评价,应该打破。评价主体应是学生个体、同伴群体、教师群体、家长及社区等在内的评价共同体。当我们用这样三个维度再去衡量学生时,结果就不仅仅是将学生简单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这样几类,而是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完整的自我,发现学生发展的需求。“后进生”现象是传统评价观的结果,要转化“后进生”也必须从改变评价策略开始。
  
  二、转化“后进生”——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探究
  
  “后进生”往往对教师和来自各方面的评价更为敏感。由于经常习惯于接受负面评价,恰当而适时的正面评价,对他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转换评价标准,树立多元智能观
  评价学生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准则,“后进生”就是我们主要依据单一智力理论评价的结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不是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就能涵盖的。仅仅用这两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列举了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观察辨别分类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能。他认为智力和一个人生活的背景无法分开。每个个体都是不同智力的组合,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环境、问题情境需要不同的智力组合。其实,我们在实践中也不断地发现并证明着,在学校中的优等生在社会实践中却未必能够获得成功,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评价“优等”的时候,往往撇开了问题情境以及其他几种智力而只注意了单一的认知能力(主要以语言、数理逻辑智力为主)。要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必须首先转换评价标准。而“后进生”是传统评价标准的牺牲者,他们的其他方面的智力被草率地掩盖在成绩单的下面,使其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由片面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第一步就要依据正确的评价标准,让评价摘掉“有色眼镜”,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二)完善评价主体,建立评价共同体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主体向多个主体转变。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更要注重建立一个由学生个体、同辈群体、教师群体、学生以及家长参与的评价共同体。鉴于我国的教育实际,大班额的教学情况还普遍存在,教师对“后进生”采取了漠然甚至是放弃的态度,而学生则是“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完善评价主体,建立评价共同体。评价共同体的建立在“后进生”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学校内的各个评价主体因素学生、教师群体以及学校,在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中,能够逐渐达成对评价目标的一致,并使学生有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以评价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并且,纳入了学生群体以及教师群体(而不是个体)的评价,往往能够更加全面并且可信,比教师个体的成绩报告单更客观、更全面,能够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弱点,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将家长纳入评价共同体。可以使家长更加真正明了自己子女的各方面的发展特点,以便帮助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努力。将“后进生”纳入评价共同体,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其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锻炼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实行赏识性评价
  评价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后进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负面评价的影响比较大,应当给予恰当的赏识性评价,以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端正评价的态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过程,要克服心理定势,使评价具有动态性。第二,评价要恰当。赏识并不等于廉价的表扬。适当的否定评价能够使“后进生”认识到差距。第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寻找“闪光点”,以此为切入点转化“后进生”。要掌握学生发展的关键资料,采用质性评价方法,例如成长记录袋法等,都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关键资料,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后进生”也得到应有的发展。
  
  (四)抓住评价时机,转化“后进生”
  评价的时机和场合,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如在考试评价方法中,也需要时机的把握,赋予评价结果以意义。考试的结果不仅仅是分数的呈现,而且是可以代表着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一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如若考虑到这些意义,抓住关键时机,是能够起到教育作用的。在日常评价中,更要注重评价的情景化,抓住契机,适时加以评价。
  评价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正确的评价对转化“后进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进生”评价具有一般学生评价的特点,又有其不同之处,希望以上的一些探讨能够使我们重新审视对后进生的评价和认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75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