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为“玩”正名

作者:杨玉雄




  据《新民晚报》报道:作为上海市一所中国象棋特色学校的清流小学近年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把象棋引进课堂。参加象棋队的学生不仅棋艺精湛,而且学习成绩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中数学成绩高出班级平均分15分之多。参加下棋训练的学生为什么特别聪明?课题组研究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三思而后行”,他们经过思考、运算、记忆,并在头脑中构成各种棋路的图形,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象棋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促进。
  看了这则报道我深思良久。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而且是那种认真学习听话守规矩的学生。上小学时课业不算重,可批斗、宣传、忆苦思甜占去了玩的时间;等上了中学,都挤上了考大学的快车道,玩,就更是奢望了。现在自己当了教师, “多年媳妇熬成婆”,又全忘了当学生时的心情。玩,离我和学生就更遥远了。就拿一年一次的春游来说吧.这已属所剩无几的“合法”游玩了,然而青年教师想去,学校不放心;上年纪的班主任又能避就避。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盼下,在考试分数各项指标的驱使下,学生被关进教室,锁进校园,只有一个字:学。而“玩”在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中从不是个好词,似乎一玩必丧志,跟洪水猛兽差不多。和家长见面最常说的是:“唉,这孩子就是贪玩。”“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和“坏”、“没出息”成了同义语。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对“玩”的误解,孩子的文化环境被污染,公共生活被剥夺。孩子从小就缺了“玩”这一课。如今,许多孩子放学后,被“关”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里,外加一扇防盗门。于是,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发育的想像世界慢慢萎缩,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启蒙的自我意识一片混沌,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养成的道德习惯难以萌发,他们那些应该在玩中得到磨砺的社会能力没有提高……
  可“玩”真的那么可怕吗?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孩子在尝试和掌握新概念、新技能和新经验时,都离不开玩。玩有助于拓展知识面,加强孩子作为学习者的意识。玩的过程中,孩子会获得正确处理各种社会交往、情感和智力方面问题的新办法,还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控制和辨别事物.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力所不能及的事,体验自身的力量,增强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是我们的孩子不想玩,不会玩吗?我看主要是在我们的观念上,把“玩”和“学”对立起来了.因而把“玩”排斥在学生生活学习之外。这样的结果会使一部分“听话”的学生成了书呆子。但不要忘记娱乐是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且不说玩是人类的天性,也不说诸如音乐、舞蹈甚至科学研究(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受了扑克的启发而诞生的)都有游戏的功劳,单就今天教育改革下“愉快教育”、“素质教育”的倡导也要求我们应该对“玩”有个观念上的修正与更新。对玩不要忌如洪水猛兽视如恶习瘟疫,而要区别对待研究利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玩耍中培养兴趣、提高素质,何乐而不为?
  现在,是该为“玩”正名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点军英杰外国语学校,4430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