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家庭性别教育的思考

作者:周春燕




  [摘 要]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合手科学、合平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必要的,其关键在于家长应树立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克服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的刻板印象,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双性化”教育。
  [关键词]家庭 性别教育 性别角色
  
  本文所指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形成性别角色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1]。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部分,对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的社会团体,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意识,更缺乏科学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尝试引起家长对性别教育的重视,并探讨如何进行合乎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
  
  一、家庭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教会儿童如何做好“男孩”或“女孩”的性别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发展心理学者们都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了,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可以说性别定向是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它关系到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方向。虽然关于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这几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2]。家长本身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扮演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家庭性别教育几乎都是在家庭里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对此很少有自觉的意识,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和扩大了那些无益于社会和儿童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家长受传统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影响对未出生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期待,在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时,他或她就被迫进入一个分类系统中,因为这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性别标志,而且也告知了许多与孩子有关的其他情况。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遵循着“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原则。在家长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坚强的、有竞争能力的、果断的、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则是文静的、纯洁的、漂亮的、温柔的、顺从的[3]。家长根据这样的教育原则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子女关心照顾的多少上、选购的服饰玩具上、游戏内容的指导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兴趣培养上以及家务劳动的分配上等等。因此,有的男孩以为粗鲁无礼、咄咄逼人,甚至暴力行为就是“男子气”;而有的女孩却认为消极退缩、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就是“女人气”。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观念的盲目认同。现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在趋向缩小和接近。因此没有必要把沉着、理智、勇敢、温柔等这些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且本该为人类两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质贴上性别的标签。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也是个体早期性别角色形成的教育场所。家庭性别教育应得到重视,家长更应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与“女人”的教育,即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传统的观念把人分为两类即“男人”或“女人”,即性别两元论。大多数家庭都遵循着性别两元论的性别观念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把各种性格特征都贴上性别标签,塑造百分之百的女孩或男孩。事实上性别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含义。家长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性别观念,才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的性别教育,因此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性性别观念。
  性别分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自然性别(sex)也称为生理性别,它是指人与生具有的生理特征属性,是生物意义上的男女之分。以自然性别为基础,人的社会性别(sender)是指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性别属性,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定义,用来指有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它包括四个层次:自然性别;自我心理辨识,也就是作为个体是如{可从心理上标识自己的性别归属的;自我行为构建,是指作为社会生活参与者的成员如何选择行为模式以及形象塑造的倾向;社会确认,即指作为社会集团的他人对个人社会性别的总体评价等。因此,性别在结构上存在四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有两种取向,分别是:自然性别的雌和雄、心理辨识的男性和女性、行为建构的男人倾向和女人倾向及社会确认的男人和女人。这样,性别区分就不再是传统上的两分法,而是形成了基本的16种性别类型(见下表)。
  其中模型1是百分之百的男性,在性别结构的四个层次都是男性倾向的,而相应的,模型16是百分之百的女性。介于模型1与模型16之间则意味着拥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4]。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的性别并不只是两元的,而是具有多样性的,从这一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中,家长对子女的性别教育也许会有新的认识,克服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观念。
  性别多元化的性别观念,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打破两性性格特征对立壁垒的理论可能。按照性别多元化的设想,在性别结构的各个层次上,个体具有选择的多样性,这一选择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性别教育来实现的。家庭性别教育应选择怎样的性别模式来塑造个体,这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特别要指出的是心理素质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许多研究者证明,双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全部特点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男性气质,也能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女性气质。具有双性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