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网络教研:实施新课程的新平台

作者:顾润生




  2005年6月11日,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研讨会在海口市举行,与会专家对开展网络教研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网络教研的实践,对网络教研的基本方式作了初步的梳理,并将其成果与各位同行共享。
  
  一、网络教研的优点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化、时空压缩性等特点,所以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研活动与常规教研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跨时空。常规教研中,时间和空间必须是同一的,即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才可以进行。采用网络教研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有条件上网,教师就能够随时、随地参加教研活动;不仅可以参加本地区教研活动,而且还可以参加外地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
  2.多主体。常规教研中,当参与的教师比较多时,往往只是少数教师有发言的机会,多数教师只能是观众。这样一方面使得交流不够充分,另一方面也挫伤了一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在网络教研中,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不再是单向地接受信息,而是人人都可以围绕教研内容随时参与讨论,充分展示个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
  3.高效率。在网络教研中,信息查询检索更方便,编辑整理资料更简单,发表教研观点更容易,和同行交流沟通更快捷,极大地减轻了教研员和教师们的机械重复劳动。教研资源的快速获得,使教学设计更新颖、新技术掌握得更快、创新思维更容易激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率。
  
  二、网络教研方式
  
  浏览各地的教研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开展网络教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网络听课与评课。网络教研应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放在首位。网络听课、评课是指将教研课拍成录像放在教研网上,并开设互动空间,由传统的现场听课、评课改为网上听课、评课,如中国教研网(http://www.iyw.cn)中的“课堂实录精选”、湖北教研网中的.y(wh.cnttp://www.jiaoyan.cn/19)的“课堂实录”等。网络听课、评课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重复听、可以有选择地听,因而能够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微格化研究;而且在网上评课,教师无需实名加入讨论,更便于讲真话,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2.网络备课。集体备课是教师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网络为集体备课提供了新的渠道,有利于各学科教师在更广的范围内参与交流,共享备课成果。目前,许多地方的网络教研将网络备课作为其重要内容,如江阴市中学政治学科教研网(http://zhengzhi.jyjy.net.cn)开设备课参考栏目,专门为网络备课而开设的网络备课室网站(http://www.sfs365.com)等。在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备课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求教师不要直接下载、照搬别人的备课成果,要批判地借鉴别人的教案;二是要加强研讨,引导教师在网络上就备课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精心设计、打造课堂教育,而不能将教研网变成教案的“集散地”。
  3.网络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 “网络不仅是课程资源共享的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网络教研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加强学科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师在备课中既节约时间,又能获得更好的课程资源。宁波教科网(http://www.nbedu.net.cn/)中的“资源中心”、常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czedu.gov.cn/czCourseWare) (由作者本人参与建设的教研网)中的“资源共享”等,都是开展和利用学科网络资源的有效形式。
  4.网络学习。网络教研应该将教师的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从当前来说,主要应学习:第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相关的教学理论;第二,课程标准以及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三,学科知识以及最新进展。在网络学习中,组织教师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向教师布置学习内容,让教师上网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并建立业务学习文件夹;二是将学习内容发布于网上,或者提供相关的链接,方便教师学习。教研员要为教师创设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在共享性的学习活动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广度、效度。
  5.网络研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形式日益多样化,QQ交流、BBS论坛、网络日志(Blog)等。在网络教研中,可以借助于这些交流工具设置三种互动形式:“留言板”、“论坛”、“交流室”(聊天室)。“留言板”用于教师活动时间通知、教学计划通报、教师之间重要教学信息交流、简短留言等。“论坛”为重大教学研究问题的讨论区,教研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及要讨论的问题发布到论坛上,叫“发帖”;有想法的教师可以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叫“跟帖”。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日常不受时间、人员、地域限制的经常性的交流研究、集思广益地讨论一些重要问题,也有助于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 “交流室”是一种即时的、有时间限制的一种讨论研究方式,可以通过“留言板”通告时间,在同一时间大家相聚交流室。这种即时互动的形式有助于即兴、快速、高效、创造性地研究和交流最新信息,类似于常规教研中的会议研讨。
  在网络研讨中,可以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应用于网络教研,开展教师网络主题探究,其基本模式为:确定主题一理论学习一网络研讨,即教研员与教师一起,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高频度现象提炼出问题,然后引导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借助于网络交流、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开展网络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以网络教研替代常规教研活动。网络教研虽然有许多优势,但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缺乏情境性、不利于情感交流、有些实际问题无法在网上解决等,因此不能以网络教研替代常规教研。在积极尝试网络教研的同时,教研员也应经常组织学科教学沙龙、外出参观学习、优质课评选、实地课堂教学观摩等常规教研活动,以丰富教研活动的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凝聚力。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之间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2.要突出“教研”二字。在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研讨会上,马复教授认为: “学科网站应基于研究,研究的成分少,对教师的帮助不大。同时要有针对热点问题的视频研讨,网站的定位是原创性、在线研讨、理论提高和解决问题。”网络教研应引导教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对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在研讨、思考中获得进步。不能仅仅将网络教研作为发布信息、传递资料的一种方式。
  3.要加强管理,建立规范。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一般都要考核教师的出席情况,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管理,因而能够保证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网络教研要借鉴常规教研的一些有效做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教研行为,不能把网络教研作为教师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活动,教师一两次不参加网络教研对其教学和自身发展或许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期不参加,将会有明显的负面效应。因此教研员一方面要组织好网络教研活动,增强网络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促使教师能按要求参加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教育研究室,江苏常州 213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