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对联的示警:反思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地位

作者:洪 珏




  对联,兴起于唐宋之间。盛行于明清之际,千百年来,已经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成为我们民俗的一部分。尽管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还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等相提并论,但是,如林则徐等名家撰写的名联,丝毫不比诗词曲逊色。况且,对联比诗词曲等文学样式更普及,更实用,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生活里。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对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春节征联活动等等,就是明证。周汝昌先生说过: “我们过年过节的春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全民性文艺活动”’。
  由于对联文学性和实用性兼备,因此,它从来就是传统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提到当时私塾里的教学内容之一,是“晚上对课”。现代中小学语文教材提到对联的,虽然不多,但仍时有触及。如《事事关心》中顾宪成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琳黛玉进贾》中,又出现了乌木錾银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还挂着半副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上溯至1989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古代诗歌五首》一课的“练习”,还简单介绍了“对课”(“对‘对子”’),并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选段为例,要求学生“读一读,体会对仗中的词语运用情况”。2001年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语文实践活动”板块里,安排有《诗词寄慨妙联抒怀》。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江苏版七年级上册,也在“诵读欣赏”中编入了《对联六副》。看来,对联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样式,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内容。
  对联不仅进入了教材,还进入了高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对仗或对联就开始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如1987年高考语文试题,以晏殊七律《寓意》中的颔联上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题面,要求考生从下面四个选项中找出能够与它组成对偶的句子:(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1991年高考,又以上述《事事关心》、《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三副对联为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1992年再以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为题,考查学生的文学知识和理解判断能力。1997年高考,则以泰山南天门一副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干嶂奇观”为题,考查学生对上下文衔接的理解判断能力。时间推移到2004年,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对联得到空前重视: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竟然有7套出了对联题。
  在对联受到重视的同时,语文教学的许多漏洞,也暴露出来了。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几乎不讲对联的具体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适当的训练。大部分师生只知道对联的存在,而不了解它的具体要求和基本规律。从近年各套高考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看,恐怕命题者的对联知识也很有限。如2004年全国卷高考题:上联“祖国江山好”。给出的下联答案是“大地气象新”。姑不论全联的词义和结构是否相对,这个答案本身就平仄不协:上联的“祖国”与下联同一位置的“大地”都是仄声字(“国”古音为入声);下联除“新”字外全是仄声字,完全不符合对联的韵律。又如广东卷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给出的下联答案是“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或“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平仄错乱得一塌糊涂,完全丧失了对联应有的音乐美。看来,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甚至高考命题,确实存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昏昏”,原因在于对待对联等传统文化的认识偏差。在许多人心目中,对联是一种过时的、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游戏或民俗活动,并未意识到它是我们母语教学的有效形式。其实,对联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上联加下联、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等几个笼统的概念。对联实际上涉及的是整个“小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修辞、文章等方面的传统语文学知识。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它同样适用于现代汉语文的教学。但近百年来,我们的母语教学,摈弃了这套耗费千年时间摸索出来的基础训练,代之以从西方引进的只有数十年历史的语法教学。这套语法教学。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里,从小学贯串到高中,而对联则被排挤到不能自成章节的角落里。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词类和词语结构,掌握单句成分,划分复旬层次,分析归纳句意、段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学会从标准化的选项中“蒙”答案,应付各级各类考试,结果反而导致语文素养的严重缺损和水平低落。正如我们忽视保护环境而招致环境报复一样,今天我们面对的尴尬局面,正是母语文化对我们错误行为的报复。
  传统文化应有的空间被无情挤占,灾难性的后果之一,就是我们对对联既需要而又不了解,因而既要用又不会用,或用不好。所谓不了解,表现为一不懂平仄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不尽相同),二不掌握旧体诗文那一套基本语汇,三不了解对联的基本规律,四是缺乏“对‘对子”的基本训练,五是对传统文化尊重和重视不足。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着的深层次危机,则是民族语文能力的低下,民族文化印记的淡化。近年来,与港澳台同行交流,他们都直言不讳地指出:内地学生的现代语文能力(口语和现代文写作)显得相对强一些,但古代诗文,乃至传统文化的传习,则不如港澳台学生好。港澳台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语汇显得比我们丰富,特别是有生命力的文言因素,用得比我们频繁而有文采。至于我们“内地”社会上、媒体上由于不会用或用不好而拼凑出来的“对联”,往往既不“对”又不“联”,令人啼笑皆非,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熟悉,我们可能存在某种错觉。比如,我们的语文教材,古典诗文的比例不是已经加大了么?我们各级考试,不是都有文言文阅读理解这一块么?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们这些做法,仍然是基于引进的那一套阅读理解和测试的模式,并不完全遵循母语学习的内在规律。例如,对于汉语是单音节声调语。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些最基本的特点,我们都没有充分讲清楚;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也没有继承或借鉴;检测和评价学生,也把尺度定在公式化的分析和标准化的解答上。或者架空地追求“能力”或“体验”上,与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必须传承的东西毫不相干。
  那么,尊重和熟悉传统文化,又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要靠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探索。如果说要借鉴前人,则不妨循着前人关于对联的言论,探寻我们的思路。记得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反复申明这样的想法:清华大学的国文试题一定要考对子,因为“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出平仄音”;“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陈寅恪先生阐明的这四点,既是实用的,又是文化的;既是工具的(虚实字、平仄音),又是人文的(读书多少、语藏贫富、思想条理),合起来就是通过对子(对联)来考查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他在这封信中,还强调高中生应当学会区分平仄,因为平仄是古典诗文的基础,不掌握平仄根本无法领略古典诗文之美,也无法写出富有民族神采气韵的好文章。他强调指出:“平仄声之分别,确为高中卒业生应具之常识。吾国语言之平仄声与古代印度希腊拉丁文同,而与近世西欧语言异。然其关于语言文学之重要则一。今日学校教学英文,亦须讲究其声调之高下,独国文则不然,此乃殖民地之表征也。”他把学校重视“教学英文”“声调之高下”与不教“吾国语言之平仄声”对比,斥之为“殖民地之表征”,可见多么痛心疾首。引用这位大师的话,并不是主张复古,不是主张以教对子、考对子取代语文教学和考试。而是想说明:大师对汉语文的教学规律洞若观火,如果参照他们的意见去调整我们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社会生活内容、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符合民族文化复兴的新路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我们的下一代也不会沦为人们担心的“文化断根”的一代。如果我们仍然让传统文化龟缩在被挤占剩下的狭小空间里,那么,提高文化素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对联给我们发出了示警:今天,已经到了必须重新考虑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1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