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朱作友




  一、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
  
  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的选择,是能否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和首要环节。我们不能简单地在课堂上板书教材章节标题,就要求“同学们接下来按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主题。
  1.激活教材,拓展主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离不开教材,但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对教材有效挖掘的基础上,找寻促进学生发展的亮点,拓展合作学习的主题。例如就“质量互变规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开展“质量互变事例智趣竞赛”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按小组搜集或抢答生活中能体现人类智慧、反映科技进步(选择标准)的事例,从中掌握质变、量变的异同与本质。
  2.整合教材,挖掘主题。教材只是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从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重新整合的方式包括文章结构重组和教学内容模块(单元)重组。文章结构重组是指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很多章节对具体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的论述都是先结论后事例,我们可以颠倒顺序,引导学生先质疑结论,就事例开展小组讨论或交流实践,然后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等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单元模块。若能就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各单元章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如知识内容的层进关系或横向联系等)选择主题,既能承上启下,又能起到巩固知识、温故知新的作用。如以“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为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可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单元模块的知识内容展开学习交流。
  3.贴近生活,开发主题。“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例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在教材、报刊、网络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开展“雷锋精神过时了吗”、“从杨利伟看献身科学的精神”、“黑心棉、注水肉离我们多远”等一系列小组专题活动或社会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进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控制与评价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实施的中心环节。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监控和指导。否则会使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意图、课程的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且学无所得。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对刚执教班级的学生不了解时,可采取同桌或前后桌的“自然组合”或“自愿组合”方式。熟悉情况后,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各小组都有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各组力量均衡。这时,可以采取“情趣组合”、“差异组合”的分组方式。在分组时,应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2.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思想政治课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在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对合作小组学习表现的评价。主要包括合作小组在课堂上对所讨论、交流问题的掌握程度(如对相关概念、原理、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合作小组在课前搜集的资料及其质量;课前设计的合作方案、探究计划情况等。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对富有创意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适当加分。(2)合作小组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的评价,主要由检查者(组长、记录员)根据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代表小组回答问题、搜集资料或制定探究计划等),并依据老师对小组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分值。(3)合作小组对小组成员作业的评价。这里的“作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续,包括课后训练、探究报告、心得体会、社会调查实践等。合作小组的检查者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情况,对完成作业者给予一定的分值。对不完成(或完成不佳)者扣减相应的分值。到了期末,教师对整个班级合作小组的上述三种评价分值计算出平均分,并以平均分为标准评定出全班所有学生各个评价项目的分值。
  
  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在平等的师生交流中,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更是与之共同学习的伙伴。
  1.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寻求多维、开放的评价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单向灌输的‘‘说教”方式,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平等、尊重、理解、赏识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同时,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中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要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教师应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探讨研究,对相关的原理和概念做出必要的提示或启发,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引导学生设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启发学生开展讨论,充分发挥点拨、引导的作用。
  3.引导和督促学生认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防止课堂出乱、合作“走调”,提高学习效率。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作出结论,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或实践。此外,教师应鼓励“领跑者”把一些机会让给“追跑者”或“起跑者”,让竞争在充满同学情谊的友好氛围中文明有序地进行,让更多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得到发展。
  4.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如每节课后写教学心得,经常记录教学案例,以不断总结与提高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水平。
  (作者单位:东莞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东莞5231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