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科普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作者:莫 滔




  小学语文课程中,教材的编排考虑了多体裁多内容,如记叙文、科普说明文、古诗、儿歌、寓言、小说等。其中科普短文在各年段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科普短文编排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常用的说明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对于此类短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可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把握“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凸显工具性
  
  1.“换位”思考,积累词句
  “换位”这里指把某句话或某些词语调换位置。对课文中结构相同的词语、句子采用调换位置的方法教学,可使学生体会词句的准确恰当。如:第三册(语文版)《我是什么》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猜想。教学时,除了突出汽、雨、雹、雪的不同形态外,还要抓住“平时,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眺舞唱歌”这段话,对带点词采用调换位置的方式比较,使学生体会这些词的准确性。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各年段中也提出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在“换位”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积累就顺理成章了。
  
  2.“变序”训练,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
  “变序”就是将课文中一些段落换成不同的顺序,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如:第九册(人教版)《鲸》的第二段,介绍鲸的进化过程是采用“结果一原因”的顺序来说明的。可指导学生用“原因——结果”的顺序来介绍,先介绍鲸的进化过程,再说明它不是鱼类。通过变序训练,让学生体会两种说明方法说的都是相同的内容,但表达的效果却不一样。
  
  3.转换体裁,加强运用
  中高年级的说明文,多是用第三人称介绍。可结合文本特点,变换体裁,加强运用训练。如《新型玻璃》,可让学生扮演玻璃推销商进行介绍,也可用“我”的表达方式来介绍。又如《鲸》,也可引导学生站在鲸的角度来自我介绍。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表达。
  
  (二) “读中感悟”渗透人文性
  
  对于科普说明文,必要的讲解、分析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的指导,则能使学生更容易感悟到科学知识,感悟到说明文用语的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性、准确性。如朗读《鲸》第一段时,如何读出鲸的“大”,教师可先让学生练读,评价读,最后知道把有关数字和作比较的词强调地读,就能读出鲸的“大”,从读中体会说明的方法。
  
  (三)读写结合、读说结合,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科普说明文行文结构,遣词造句,很注重通俗易懂,科学合理,读起来易懂易学。如《只有一个地球》从几方面用列数字,打比方等方式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又如《鲸》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式写了鲸的“大”:“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着看书,还显得很宽敞。”类似这些说明文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可在学生充分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或仿说,使学生逐步会写,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横县教研室,广西横县5303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