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作者:曾雪媚




  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主要通过作画等操作性活动来进行,它对萌发儿童的审美感觉,培养儿童的自由创造力都有着良好的作用。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应该如何去培养儿童的自由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做法去达到目的。
  
  一、丰富学生的原始素材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只有不断从生活中积累经验,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自由创造。所以,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观察体验大干世界的日月浮云、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景名胜、乡村风貌,甚至是群蚁搬家、小蜗牛爬行等等。通过细微的观察和体验,儿童的绘画天赋才逐步在潜意识中萌发。在上一年级艺术课《小交警》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城市里的红绿灯和各种交通标志。当我提问:“谁知道的交通标志最多?”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举起稚嫩的手,他们不但能列举出很多交通标志,还能一一说出它的作用,有的学生还能精彩地表演小交警值勤呢!学生动手画起交通标志来个个得心应手,他们不是把标志一个个简单地画在纸上,而是把城市的街道、转盘、叉口粗略地画出来后再把交通标志标出来。有的学生还画上交警叔叔、正在行驶的车辆、行色匆匆的行人,有的还在转盘上空画上巨幅广告牌……当我看到一幅幅夸张的、充满童趣的城市交通图,使我感觉到鲜嫩生命的超时空律动,他们超越了教师的命题,那奇特的构思,结构的繁复,线条的果断,用色的大胆,都展示了儿童自由的神秘世界。这充分证明了要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首先必须丰富学生的原始素材。
  
  二、激发学生的自由创造欲望
  
  1.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要让学生自由发挥艺术创造能力,必须使学生对学习美术有浓厚兴趣,对画画充满激情,进而自发地发挥其创造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儿童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有兴趣并感到愉快,从而产生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我们对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不是忙着传授美术技能,而是着重于引导学生对艺术活动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在《漂亮的小手绢》教学中,我拿出几条小手绢对同学们说:“看!老师变魔术。”“变”“变”“变”我迅速把小手绢折成小老鼠、糖果、花朵、小船,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老师精彩的表演而鼓掌,大家可高兴啦,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于这几块小手绢上,学习兴趣盎然,主动地研究起小手绢的质地、颜色、形状、图案。“想给自己设计一条小手绢吗?”在老师充满期待的询问下,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里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艺术表现欲望在涌动。
  2.开展艺术游戏活动
  游戏是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游戏是一种能够促使儿童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美术活动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涂色游戏、构图游戏、添画游戏、猜谜游戏、儿歌游戏、拼贴游戏、角色表演等,如在《我们的动物朋友》等课的教学上就适用角色表演,可以模仿动物形象、动作、声音等。实践证明游戏活动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形象、声音、生活习性的理解辨别。又如在《神奇的天空》教学中可运用色彩拼贴或涂色游戏的比赛使同学加深对彩虹色彩的认识。只有人人参与,亲身参与其中的艺术游戏活动才能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在创作时画其所想,画其所爱,他们的作品才能显现大胆、豪放的风格和难能可贵的独创精神。
  3.自由选择工具材料
  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师首先要允许学生在同一的表现内容上选择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是说儿童的心理是自由的,选材是主观随意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不应太拘束于框框条条,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艺术创造。如学生在画《我的家》的命题画时,有的同学用彩色笔、油画棒,有的同学用彩纸剪贴,用布料、毛线粘贴,还有的同学用废弃的易拉罐、牛奶盒、烟盒、沙、石、叶子等制作,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艺术创造时才能自由释放,你会发现那一双双小手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创作出令成年人和他们自己都感到惊奇的佳作。所以,尊重学生工具材料的自由选择,是为学生进行自由创造艺术提供便利条件。
  
  三、科学评价学生的自由创造成果
  
  1.要具备有效评价意识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自由创作成果时,应以学生在创造活动中的客观事实为评价基础,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巧的情况,更应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所以,教师如何有针对性、有效地对学生自由创造成果的评价,才能使孩子的自由创造得到保护并能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教师以一个观察者、诊断者、顾问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现场教学信息的反馈评价,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提高自由创造的能力。
  2.讲究评价的语言艺术
  善意的、美的语言让人感到愉悦、快乐。喜欢听“美言”的心理特征在儿童阶段表现尤为突出,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别人赞扬自己的。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自由创作成果时,注意用艺术的语言激励学生,多一些赞美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如“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摸摸小画家的小脑袋!”、“握握大师的手!”或“看到你的进步,真是太高兴了!”、“加把劲,一定行!”、“没关系,再试一次好吗?”……种种激发性与鼓励性的语言,足以让自信的学生更自信,让缺乏自信的学生重建信心,点燃希望。通过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语言,学生的自信心被夸出来了。夸出来的自信——是我9年教学实践得来的结论。
  另外,任何情况下教师切忌打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行评价指导活动时,应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你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一片天空,会少开一扇窗户。曾听过一位美术老师上课,当时他将一个学生的一幅充满自由创造色彩的画当众展示并说: “你们看看!这是一幅什么画?把什么果、什么菜都画在树上,有这样的树吗?你简直是在捣乱!”老师劈头盖脑的训斥,同学的哄堂大笑,使这个正为自己的画作自鸣得意的学生两眼噙满委屈的泪,他低声分辩道:“我画的是一种经过变种的树,它可以克隆出你喜欢吃的水果。”可想而知,一个学生的创造成果得不到教师的理解、认同,更听不到一点点的赞美,他的创作积极性、创作兴趣就这么被老师无形地扼杀了。自尊心严重受损之后小学生向人展示更多的是“大人的脑,小孩子的手”的作品。
  3.用“童心”赏析
  儿童的世界是诗,儿童的世界是童话,而成人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的世界,成人与儿童对同一个对象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所以儿童创造的东西是多元的、无限的,他们的作品充满大胆想像与个性表现,这需要教师带着童心走进他们的自由创造的世界,用童心品评他们的作品。一个同学画一列水果火车,她画的车厢分别是草莓、香蕉、西瓜、苹果形状。她告诉老师她喜欢趣味型的水果火车。又如:有一个学生把太阳画成黑色的,当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用色时,她很忧郁地说:“太阳今天心情不好,因为昨晚坠落了一颗流星,所以它穿上黑色的衣服以示对朋友的怀念。”这些丰富的想像是成人无可比拟的,也是不敢设想的。儿童的画决不是随意乱画的,而是学生思想轨迹的表露,它会把你带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教师需要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用惊叹、赞美的语言,竖大拇指或摸摸聪明的小脑袋的手势,喜悦的微笑等体态语言信号,来欣赏评价学生的佳作,分享其成功的喜悦,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鼓励。这样孩子的创造思维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画出更多的新作品。
  (作者单位:玉林市东环小学,广西玉林,5370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