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作者:石 明 荣征波




  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跃校园生活,陶冶情操,融娱乐和教育为一体,体现一定教育理念,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民族特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学校缺少硬件设施,物质文化贫乏;对教育的内涵缺乏认识;不切实际地盲目照抄照搬“上级精神”或简单模仿发达地区的学校。诸如此类,问题如何解决?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探讨。
  
  (一)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
  
  “任何一所学校,都必然有自己已有的发展和条件,哪怕其物质条件再薄弱,它的学校文化也不会是‘一贫如洗’,也决不会和其他学校一模一样。”城市的很多中学,有的学校打造英语特色;有的学校打造数学特色;有的学校打造写作特色等等。他们靠自己的特色,雄据一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是不是可以模仿城市学校办一办英语、数学之类的特色学校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与资金投入跟城市学校相比,大相径庭,如果生搬硬套,其结果注定要失败。那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路在何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奇石怪树俯仰生姿,掩映校园,加之少数民族男男女女,淡装秀服,怡然自乐。这是城市学校无法找到的靓丽风景线。因此,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才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的长处。且看,苗族、侗族姑娘的头饰,衣物,一身打扮,“碧玉妆成”,花枝招展。若在学校里创办民族服饰才艺表演班级,立足民族特色,必定成功。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小学创办的侗族农民画在国内外负有盛名,让侗族的孩子取材于侗乡的农村农民生活,挖掘民族瑰宝;梅林中学则以“歌”为特色,他们以侗族大歌唱响校园,不仅唤回了失学者,而且代表侗族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荣获金奖。这证实,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自身环境,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
  
  (二)合理规划,着眼未来布局
  
  学校文化是引领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和乐园,环境文化是有效载体,只有动员全校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觉参与,才能达到建设目标。学校规划,应着眼未来,楼、台、路、廊合理布局。建楼,不要盲从上级某些领导建议“操场好建教学楼”,要给学生多留一些活动空间,让学生欢蹦戏耍。种树,不要“遍地桂花开”,何不种点荷木枫树,春季荷木花开,净白如水;秋天,枫叶染霜,更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境界。种萆,且莫舍近求远,高价购买台湾萆,可以让师生就地取材,到河边挖来爬地草,分片管理,乐护其中,何乐而不为?更有迂回画廊,装点鼓楼,颇具民族特色。哪怕是一则通知,末尾点上一句温馨祝福,多么亲切。富禄乡中学的文化建设正走在这样的路上,学校铺上了河边的绿萆,教学楼前安放了教师自发组织到大河边搬来的奇石,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多次获得自治区、市、县级领导表扬。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细处入笔,着眼未来,此所谓“无处不风景,润物细无声”。
  
  (三)与民同乐,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精神文化,是引领师生前进的战斗号角,是最大限度释放教与学潜能的力量场所,只有培植好校园文化,才能涌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在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条件虽然贫困,但文化却不会“一贫如洗”,其蕴藏着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这里,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互相关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返璞归真的自然旨趣正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从这种自然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文化价值观。同时学校也应该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改造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现状,改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的愚昧成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及其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富禄苗族乡这一地方,传统的民族节日“三月三”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这天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这么盛大的节日,教师除了帮社区群众组织活动外,还组织学生参与文艺表演,身穿民族盛装,欢欢喜喜“走进新时代”。学校师生与民同乐,社区群众则与校共欢,关系密切。富禄乡中学就这样得到群众无偿献地19.4亩,并在这块土地上,群众自发迁走祖坟65座,使学校有了场地建设综合大楼和田径运动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民同乐,为民育才,共铸和谐。
  
  (四)更新理念,向管理要效益
  
  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行动的旗帜,是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浓缩和体现,是构建学校文化的精髓。新时期课改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吸纳新的理念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帮助,一个时期重点解决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邀请专家讲学,走出去听课取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部曲”的弹奏,使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要求,把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结合起来。学校对有困难的师生倍加关照,使师生感觉学校同样拥有家庭般的温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情”,还有什么事不可为!这样,学校在管理上就可以变“应该怎么做”为“我要如何做”而达到管理目的。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共建和谐校园,展现民族风采。
  (作者单位:石明,三江县富禄乡中学,545514;荣征波三江县教育局,广西 三江,5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