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多为教育设些“后视镜”

作者:贾宪章




  人们在驾驶车辆时,不仅要时刻通过前面的玻璃窗用心观察前面的路况,还要依靠车上的后视镜去观察后面的具体状况,才能保证自己的驾驶行为进退自如且安全高速。由此,不禁想到自己所从事的育人工作。作为教师,常常看到许多育人者或者被教育者习惯于对眼前的风景“欣赏有加”,对身后的景致却“视而不见”,于是乎,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让自己手忙脚乱的尴尬局面和事倍功半的无奈结果。原本的困惑,现在看到车辆的后视镜便豁然明了:教育不仅需要又宽又亮的“正视窗”,更需要多设几面角度各异的“后视镜”。
  多为教育设些“后视镜”。首先,应倡导自主反思和双向交流,使之成为教师文明执教的“后视镜”。“吾日三省吾身”应该成为育人者疲惫心灵的“健身操”,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交流行为应该成为育人者紧张心理的“舒缓器”。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控制、每一次育人活动细节的把握、每一个育人情境的营造……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快捷的沟通,既要为自己有效的育人行为画出几个惊叹号,也要为自己鲁莽的教育举动画上几个问号,更要让每一个问题尽可能都可以在自己的“后视镜”上画出句号,让自己的育人活动轨迹可以时刻得到修正和持续,不至于出现遗憾的断纹和无奈的休止。另一方面要对其他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珍惜每一次交流的机会,从他们的态度变化、行为表现、情感投入等诸多方面细心反馈出自己育人工作的得与失,既可以让自己的各种育人活动不断得以丰富和提升,又可以让许多无效的育人行为尽可能得以避免。
  其次,应规范校务公开,使之成为学校民主治教的“后视镜”。一方面要擦亮校务公开这面“镜子”,学校必须努力丰富校务公开的形式、拓展校务公开的渠道,不是仅仅局限于一年四季一面“公开墙”的符号印象,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校务公开真正面向每位关心学校发展的人,让他们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最快捷的速度了解学校的具体事务,才有可能以同样的效果反馈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学校要养成“照镜子”的习惯,珍视校务公开后的意见、建议、呼声,不仅要对各种不同的声音给以恰当的回音,更要根据各种声音对学校的具体工作进行及时的纠错,让“后视镜”里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端正起来。
  再者,学校应丰富个性舞台,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后视镜”。一方面要在“镜子”的形状上进行创新,让各种富有个性的活动真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让有此趣味的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尽情地展示自我的风采,自然而然地在与同伴的“比拼”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滋生出改进与赶超的自觉行为,并可以从中感受到活动所赋予的愉悦氛围。另一方面要在“镜子”的制作上进行放权,让学生自主开展各种校园活动,让他们的意愿和想法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诠释,让他们的个性色彩在活动中得以尽情地挥洒。
  多为教育设些“后视镜”。让育人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多回头看看,了解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计划的执行走势、方法的实施效果、各方面素养提高上存在哪些差距,各种态势是如何表现的,需要怎样改进……方可让每一个人能够时刻“横着”用自己的目标衡量一下,“纵着”用过去的效果或成绩比一比,真正认清自我。因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劣才可能让自己拥有更多地改过和提高的机会,才可以让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真正的教育财富,让各种教育活动得以健康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