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国外三种学科整合策略及其对我国课改的启示
作者:赵 静
往往不可能获得对学科的深入和广泛的探究。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学科学习提供便利或把学生放置于文本化或概念化的课堂背景中来弥补这些不足。
这些策略的相互联系、彼此借鉴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数学或科学教师,可以采用人文策略来获得更广泛的背景,同时可以把这样的问题放在真实问题背景中去探究。从事社会科学的教育者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策略,这样加深对问题的历史背景的了解,经受背景化影响的人文科学的教职员,因受严格的概念化的影响,可以通过置于背景中的策略获得观点联系的更加详细的论证。
四、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推行,倡导“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科”、旨在逐步地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已成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如何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促进生活、体验与学科的统一,促进师生合作,如何改变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国外的三种学科间教学的策略无疑对我们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这种组织跨学科教学的策略所遵从的三条主线是基于学科的本质而来的,我们既可以从对每种策略更为详细的研究中获益,同时又可以从超越三种知识体系的基本类型学中有所启发。相比粗略地把知识分为人文、科学和应用领域来说,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更为多变和难以把握。正像置于背景中的策略会因背景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模式一样,概念化也有不同的形式,而以问题为中心更会因为问题本质的不同而形式迥异。因此,我们在吸收借鉴这些学科间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审慎对待,灵活把握每种模式的精髓,在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具体问题情境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策略,这里的研究更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引导。
在未来的纵向深入研究中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应用不同策略的顺序安排。仔细回溯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或一节课,就会发现不同种类的研究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实现不同的目的。基于背景的策略比概念化的策略更具有基础吗?以问题为中心是不是建立在概念化和基于背景的策略基础上最好的方法?这些问题可以为课程发展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系统思考和采用这些策略来建立教育模式将会是下一个研究的重点课题。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上海,2000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