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编写体育校本教材的尝试

作者:李 勤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呼唤将理论探索引入到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如何把学生对体育的学习、自身锻练和娱乐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更为学生喜爱、更科学、更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教材已成为不容回避的课题。基于以上原因我校体育教研组在2004~2006年间以发展学生体质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着手改革编写体育校本教材,使学校“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真正在体育方面得以实现。
  我校是自治区首批示范高中,走的是艺术特色办学的思路,因此,体育高考是学校主抓的一个重点,而体育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专项兴趣、扩大体育考生参考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体育教材中存在着重复内容多、教学面广、趣味性不强等不足,同时,学校也需要根据社会变革和学校发展探索和研究体育课教材的改革,因此体育教材改革迫在眉睫。我们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结合场地特点、教师配置、学生兴趣等方面因素,开设篮球、排球、足球、跆拳道、健美操选项课,在进行分项教学、积累一定经验后,在校领导关心重视下开始着手体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具体项目教材由主抓教师负责,有组织有分工,经过近两年的共同努力,现已编写完毕。
  
  二、编写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
  
  1.以培养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
  我们编写校本教材的目的是根据学校场地条件、教学特色,尽量照顾学生兴趣选择,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术,以便供学生终身享受锻炼,但并不意味着就放弃自身素质的锻炼。在分项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的专项体育兴趣逐步地转移到对身体素质练习上来。这种转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的转移,也可以说是体育意识的一个升华。只有这样,编写体育课教材才可能起到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作用,在巩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是,根据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专项教学,选编部分简单易行有利于身体正常发育、增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专项的练习,以兴趣带动学生练习,以练习促进体质发展,避免单调、枯燥的练习项目出现在校本教材中。以下是足球校本教材中身体素质练习每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和比重:
    
  2.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练习有机结合
  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我们根据各项教材的难易和特点、学生的基础和运动能力、教学目标总体要求和层次划分,结合新的要求,在体现练习与理解的先后、主次、程度等方面有所选择,区别对待,形成符合实际的多种结构形式的指导关系,并作为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其具体结构如下:
  
  如上图所示,“练习与理解”不同结构形式之间是互相贯通的,教法和手段均有较大的变通性。由于体育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教材深化,目标层次升格,“练习与理解”关系发生变化,教法、手段有所更新是极其自然的事。
  
  3.避免教材内容复杂、重复
  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借鉴原有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材排列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不作多余重复排列(高中三年),使教材朝着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会性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真正掌握必需的体育专项技术、技能。在提高其锻炼兴趣性的同时发展了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使他们能够终身受益。
  
  4.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层次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意识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学目标不能以偏概全,要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性。抛弃以往教材中学生只听老师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材还应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这种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建立的,尝试的实质就是实践。而创造意识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要通过实践。因此,在校本教材中倡导学生在未知的或还在接触的领域积极地有目的地尝试,并能引导其积极思考和提出独特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达到运动技能水平和智力同时开发的目的。
  
  三、结论
  
  实施校本教材既有助于高中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锻炼知识、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也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富有时代气息,对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校本教材的有效编写,需要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应该具有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风格,注意练习形式多样性、活泼性,力求图文并茂,教材结构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此外,校本教材的编写还应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整体练习需求,以满足本校学生课堂练习需求为宗旨。
  
  (作者单位:柳州市四十二中,广西柳州,5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