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请关注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

作者:吴印涛




  今天下午是作文课,题目是《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作文收上来了,有两封信引起了我的深思:
  一位叫晓梦(化名)的女孩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
  您在那儿忙吗?女儿好想你呀!
  今天给您写信是想说说我的心里话。您还记得吗?从我1岁起您和爸爸就把我扔在家里,让爷爷、奶奶抚养我。条件虽好,但是一个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呀!我知道您在北京工作很辛苦,您是为了让我们过幸福的生活,为了让我和弟弟长大后能考上大学。可自从我来到新华上学后,5年了,您一次也没来看过我,一次也没来接送过我。每到回家的日子,看见别的同学的父母来接自己孩子的幸福情景,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难受。这时我就会尽量避开他们,因为我想您呀!但女儿总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流泪呀!
  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高兴了没1分钟,我便又难过起来。我在想:“爸爸妈妈,如果你们在我身边,你们一定会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快乐的,可是……”
  妈妈,我多么希望您来看看女儿呀!女儿的要求不高吧!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想您的女儿:晓梦
  2006年6月8日
  
  另一位叫晓梅(化名)的女孩这样写道:
  亲爱的爸爸:
  最近身体好吗?爸爸我好想念你呀!你可以回家一趟吗?你不是总嫌我不跟你说话吗?我想告诉你,每周回家的日子,我都很想你们,我看到别的同学一家人快快乐乐的样子,我的泪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了。别的同学都走了,我却要在教室里等着哥哥来找我,我好像一个孤儿没有人疼爱。
  在家里写作业时,虽然我可以想不写就不写。但人家的爸爸、妈妈却守在孩子的身边,时刻呵护着自己的儿女,时刻提醒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我每一周完不成作业都因为我光看电视。如果你们在的话,一定会提醒我的。妈妈也一定会提醒我写作业时要注意保护眼睛的,如今我的眼睛已经因看电视而近视了,只得戴上眼镜。唉……
  爸爸你不觉得这一切都应该让你们做父母的去负责吗?我的成绩差,你应该鼓励我,而不是不理我。
  记得我上二年级时,我的拼音不好,你去找工作,妈妈在家教我,由于我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姥爷没上过学,学前什么也没教过我,在一年级我的拼音学得不够好,妈妈叫哥哥教我读,又教我写。我写了一张又一张,但再默写时,时常把b和d、p和q写混了,妈妈便打我,我知道那打骂也是一种爱。那时侯,我好幸福。而如今,你们却不打我,也不骂我,我的存在似乎与你们无关。我真的渴望你们能打我、能骂我!现在,我好像成了孤儿,只能天天对着电话发呆,期待着电话能突然响起。但,我一次次的都失望了。
  爸爸、妈妈,我恨你们这些做父母的不尽到自己的责任。我这一封信算是写给你们俩的吧!
  女儿渴望早日见到你的来信,或听到你的声音!
  想你的女儿:晓梅
  2006年6月8日
  这两名学生都是我班的学生,年龄都是11岁,晓梦成绩较好,晓梅成绩一般。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只在寒暑假里才接他们到自己打工的城市,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其余时间她们都是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老人们年岁大,又没什么文化,且儿女们又不在家,家里的事、地里的活都需他们操心,还要照顾孩子,真难为他们了。能照管好她们的生活就算不错了,至于辅导功课,往往无能为力。平时的大小事务也只有靠她们自己做。
  在我所任教的私立学校,像这样的留守孩子有很多。任教十年来,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一次也没有与老师见过面,有的来过一两次,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大概因为我们的学校声誉较好,家长们也很放心,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却成了我们老师和家长、学校、社会必须认真面对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些留守孩子的共性特征是:大多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大到坐车上学、回家,收拾床铺、整理房间,小到洗洗涮涮、做家务、值日,样样都行。比起同龄的孩子,他们应该算是很优秀的了。
  但留守孩子的个性特征却各有差异:
  1.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极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但是没有得到;他们渴望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也没能实现。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他们要么溺爱,要么无暇硕及。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依恋。平时生活中有解不开的疙瘩,同学中的小矛盾,都愿意告诉老师。下课时愿意到老师的办公室去坐坐。有时也会抱住老师的胳膊撒撒娇。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希望能从同学们中得到快乐。而一旦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那颗脆弱、敏感、易碎的心,马上有了反应,伤心流泪、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甚至厌学、仇恨父母。这类孩子的学习大多不够稳定,时好时坏,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2.放任自流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生。他们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富裕。因而这些孩子的零花钱大多比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乱花钱的毛病。小卖部中的食品、玩具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上半周当大款胡吃海花,下半周便节衣缩食,甚至连看病、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于是就靠借债过日子。有的上半周往小卖部跑,下半周往医务室跑。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更是一团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鞭长莫及”。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时间较短,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还算不错的收入,他们积攒着辛苦换来的每1分钱,为的是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不走自己的老路,不遭自己那份罪。他们还想攒几年钱把家里的旧房子翻盖成新的,再置办几件像样的家具,装上空调,小日子过得舒坦些。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淳朴和节俭,从不乱花钱,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喜静不喜闹,有的甚至不合群。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巨鹿县巨中新华联校小学部,河北 巨鹿,05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