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课堂:学生沉思的精神家园

作者:许大成




  新课改实践中,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倾向:把“沉默”当作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却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课堂上,发出的教学指令常常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很少要求学生“静静地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在课后反思时,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再充分些就更好了”。
  难道课堂里的“沉默”就这样没有价值吗?
  观察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发现,沉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正好像离开思考的言说是空洞的喧嚣一样,离开思考的沉默是枯寂的“虚无”。只有富含思考的沉默,才具有提升学生心灵的力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记,这种师讲生受的静听模式,完全窒息了学生的思考和灵性。在这种状态下,沉默只是对参与的旁观,是对教师权威的顺从,是一种“思考不在场”的机械的听记。新课程呼唤建构生命飞扬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里的“活动”,不仅包括学生的肢体活动,它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仅包括大声回答和热烈讨论,而且还包括学生的认真倾听和冷静思考。所谓积极的沉默指的就是在外部活动暂时停止的状态下,学生在内心深处所进行的一种建构和沉思。因为,人的思维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在手舞足蹈和七嘴八舌的情形中,人很难进行缜密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片面理解为“看得见”、“听得到”的外部活动,以至于认为活动越多越好,是对新课程的曲解,使热闹浮躁的课堂远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积极沉默的情形:
  
  1.“聆听型”的沉默。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思考沿着教师指引的思路向前延伸,此时此刻,学生虽然没有言说,但内心已完全融入到学习的内容中,他的情感为老师的情感所熏陶,智慧被老师的智慧所引领。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种状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称之为“灵敏的寂静”。这种状态是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标志,是学生难得的情感充盈和智慧丰富的学习过程。
  
  2.“探究型”的沉默。这种状态发生在老师提问之后、学生回答之前的“等候时间”中,是为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作的准备。按认知复杂性划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记忆型问题和思考型问题。当问题属于记忆型时,学生可能会准确而又迅速地回答,此时的等候时间较短;但当问题属于思考型时,学生需要深思熟虑,或权衡各种答案的可能,此时的等候时间要长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等候时间”与提问本身具有同样的教学功能,同样,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留下恰当的等候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讨论交流的质量。可见,离开了静思默想,很难说回答和讨论有什么实际的教学意义。
  
  3.“反思型”的沉默。是指当问题的答案已经明朗时,学生面对“知其然”进行的“知其所以然”的反思。在思考型问题的解答中,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全面,答案往往不准确,因此,当老师提供正确答案后,学生会造成错觉,认为自己的回答被忽视或全错了。为此,老师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比较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的异同,并反思:老师的解答和我的解答在思路上和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解答对我有什么启发?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提高元认知水平。
  由此可见,积极的沉默是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载体和媒介,它和热烈的讨论一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新课程改革不是要否定学生的沉默需求,而是要改变没有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消极状态。那么,尊重学生的沉默需求是否不利于推进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呢?我想不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尔曾提出一个基本原理:“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是的,新课程改革中存在很多“悖论”例如关注生活与关注文本、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课前预设和课中生成等等,都要我们站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运用辩证思维进行整体把握,而不要在肯定一个的同时,又否定另外一个。只有这样,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才会显示出自身的深刻和丰富。正因为如此,把沉默引进课堂教学,提升了沉默的教育价值,更新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使我们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仅是学生言说和争辩的场所,也是学生倾听和沉思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沭阳县建陵中学,江苏 沭阳,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