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自主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

作者:邓桂英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潜的过程。教学中,我把语文课前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我个人的体会。
  
  1.课题质疑——孩子自由畅想的天地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文本的标题往往是文本的“眼睛”。学生预习时可以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标题进行思考、挖掘,从而发现能够找到进入文本的通道。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学生预习时读通课题后大胆质疑:1.这是一次什么实验?2.这次实验是谁做的?3.实验的经过是怎样的?4.这次成功的实验给我什么启示。然后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再读课文,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激发起求知欲望。
  
  2.收集资料——孩子自由交流的基石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我有意识地把互联网引入预习中,要求学生更多的依靠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快捷、全面、高效的服务。在课前预习中,学生查找的资料,到课堂上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例如上口语交际《中华传统文化》课之前,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阅读课外书等,了解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竹文化、剪纸、书法、雕刻等方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朗读课文——孩子走进文本的捷径
  上新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朗读课文,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读音清晰。要求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获得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一含蓄的感情,惟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画,读“山”便有山之巍峨雄壮.读“海”便有海之博大深邃。如《丰碑》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距离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通过反复朗读,在体会了将军的情感变化后,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有了深刻的印象:他“镇定”,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老战士伟举的形象被定格了,沉淀了。学生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远难忘。
  
  4.尝试练习——孩子享受成功学习的体验
  学生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因为课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尝试课后练习,学生不仅能探知本文的主旨,找出文章的重点,更重要的是对自主学习小试牛刀,初步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例如《风筝》一课课后练习:课文写出了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让我们读读有关的语句,体会体会。通过完成练习,学生初步知晓本文的重点是了解“我们”做、放、找风筝的经过及体会“我们”不同的心情。
  我们要关注学生课前预习,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只有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邵武市拿口中心小学,福建邵武,35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