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校长要谨防八大不良决策  

作者:严卫林




  决策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一位校长如果不能决策就不能成为校长;同样,一位校长如果不能科学决策也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校长。由于受德、才、学、识、定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校长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一些不当决策,必须加以克服。
  
  1、倚老卖老的“经验决策”
  
  有的校长热衷于躺在“功劳簿”上摆架子,倚老卖老,在实际决策中仅以老眼光看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不根据时事的变化而相应地制定出科学决策,导致有的决策过时老化,不合时宜。
  诚然,年龄也是资本,有的校长在管理舞台上“摸爬滚打”了多年,也曾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世易时移,新情况、新问题随时会出现,过去的老经验现在或许已不再起作用,甚至有的已经落伍。校长必须与时俱进,永不满足,甘做小学生,不能依仗着自己有多年校长的经历,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把自己看成“标准答案”,我行我素,以为自己的决策肯定没错,甚至孤芳自赏。
  
  2、因循守旧的“保守决策”
  
  有的校长有“恋旧”情结,思想僵化,观念保守,习惯于“重复昨天的故事”,管理模式上一直“涛声依旧”。制定决策时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跨雷地半步,不肯有任何突破,因循守旧,永远是老一套,从来没有任何创新的举措。
  诚然,校长制定决策不能盲目编造、急功近利,但校长也不能故步自封,蹈常袭故,使学校管理缺乏生机和活力。校长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敢于“吃螃蟹”,要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以自己前卫的思想、前瞻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学校发展的良机,创造性地为学校的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引领着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没有主见的“木偶决策”
  
  有的校长限于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在制定决策时缺乏主见。今天某人给他提出建议,觉得有道理;明天他人给他提出主张,感到也不错,听凭他人左右和摆布。由于自己缺乏主见,习惯于跟着他人的思维走,所以今天一个主意,明天又是另外一套方案,政策“日新月异”,缺乏连续性。
  校长制定决策固然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但他人的成功管理经验未必适用于自己,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只能当作参考,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更何况学校与学校之间不仅有地域、硬件设施的差异,更有师资、生源、学校文化的不同,校长在制定决策时不能亦步亦趋地学习他人的现成做法,而应以自己的头脑去加以裁剪,合理取舍,大胆超越;否则就会步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境地。学校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自主管理的思路,有了这种自主意识,才能根据学校具体的情况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
  
  4、一言堂式的“独裁决策”
  
  有的校长依仗自己的资历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高高在上,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制定决策时从不喜欢和下属商量,主观武断,独断专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整个领导班子,使集体研究和决定重大问题流于形式。
  校长虽然是一校之长,但不能凡学校问题不分巨细都要由校长“拍板”,一个人说了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校长在决策时应广泛征求下属意见,集思广益,以便能有更多的方案供校长选择;也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才能集中集体智慧,使学校决策的失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5、只顾眼前的“近视决策”
  
  有的校长缺乏远见卓识,没有前瞻的办学理念,他们深谙着“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过了今天就管不了明天”。于是,制定决策时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校长既要生活于现在,又要面向于未来,具有先于行动的超前思考。校长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在决策时不仅应十分慎重地考虑眼前的决策效果,更要着眼于决策的长远效益;要立足于当今,着眼于未来,体现出决策者的远见卓识,使校长的决策能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成功范例,而不能成为日后工作的沉重包袱和绊脚石。
  
  6、主观臆断的“随意决策”
  
  有的校长在制定决策时从不作深入调查和研究,缺乏周密的考虑和分析,感情用事,武断决定,使决策失误重重,漏洞百出。即使在自己的意见被实践否定之后,仍一味强调客观,固执己见,自我感觉良好。
  制定决策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校长谨慎处事,统筹兼顾,全盘考虑;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实事求是地分析才能作出科学决策,校长不能主观臆断,草率行事,“拍脑袋”决策。
  
  7、优柔寡断的“犹豫决策”
  
  有的校长受自身知识、能力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决策时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久拖不决,当断不断。有时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慌了阵脚,乱了方寸,显得束手无策,使决策的最佳时机付诸东流。
  事实上,决策是否有效与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也反映出一位校长的管理机智和能力。有些决策基于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刻不容缓的威胁,此时校长必须沉着冷静,要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作出快速反应,采取科学决断。特别是在遇到偶发事件或者棘手问题时,校长不能瞻前顾后,从而错失良机,造成被动。
  
  8、说做脱离的“空头决策”
  
  有的校长心血来潮,为了鼓励教师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的,动辄制定决策,并向教师夸下海口:“只要你把这项工作完成了,就奖给你什么。”甚至不惜以提拔重用为“诱饵”,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最终却总是不了了之,将自己当初所有的承诺一概抛至脑后,终没兑现。也有的校长在发现教师的不良行为时,规定如果再犯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但结果却“雷声大,雨点小”,说归说,做归做,言不由衷,视同玩笑。这样的决策说到底是一种武断、不明智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点效果,但从长远看这种信口开河、轻易表态的行为,最终失去的是校长在教师中的威信,丧失决策的严肃性,终会演绎“狼来了”的悲剧。
  校长的话不能当“儿戏”,更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校长在制定决策时要谨慎考虑,说到就要做到。既然决策已定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失信于民。如果校长只会开空头支票,而不兑现诺言,或者只打雷而不下雨,就会让教师产生被愚弄和受欺骗的感觉,久而久之,校长的决策就不再灵验,校长只能是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