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开发历史校本课程  

作者:徐洁华




  发挥民族地区课程资源优势,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历史课程改革,有助于满足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兴趣需要,改变历史教学的现实困境,有助于更好地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有助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势在必行,也切实可行。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是一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学班35个,各民族学生共1950人。学生的民族成分包括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回族、侗族、京族等民族,其中汉族学生约占67%,壮族学生约占31%。从2003年开始学校承办了少数民族助学班和宏志班,目前,宏志教育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的又一大亮点。由于壮族为学生的主要民族成分之一,又地处壮族聚居区,学生们有了解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对各种环境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发挥广西壮族资源优势为立足点,确定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名称为《了解我们广西的民族——之壮族篇》,我们的考虑是以壮族为开发民族知识教育历史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将历史知识与壮族文化结合起来,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壮族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并完善校本课程,进而逐步增添对其他民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广西世居的12个民族有个整体而深刻的认识。
  
  一、校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1、知识与能力层面。知道壮族的分布、族原、经济生活、语言与文字概况、民族文化、传统艺术、传统节日、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壮族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文明的贡献。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预设课堂讨论、辩论、读书、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促成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逐步感知壮族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培养学生对广西各民族团结与发展的社会现实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步形成对本民族和家乡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意识。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
  
  历史校本课程《了解我们广西的民族——之壮族篇》的内容标准共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1、居住水头壮人家。知道壮族的分布情况、分布特点。
  2、源远流长的壮族历史。了解关于壮族起源的历史传说,知道壮族的发展简史。知道壮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制度如封建时代的土司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壮族人民以及发生在壮族地区的反抗剥削与压迫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如侬智高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前后的广西壮族人民的斗争、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
  3、富饶壮乡物产多。了解壮族稻作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丰富的农作物品种和矿产资源。
  4、有趣的语言与文字。简单了解壮族的语言和文字,学说一两句常用壮语,知道壮语与东南亚国家许多民族语言相近的现实,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5、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1)丰富的壮族文学:知道壮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如民间神话《妈勒访天边》,民间传说《刘三姐》、《莫一大王》、《侬智高》、 《韦拔群变龙》,民间故事《百鸟衣》等。了解一些壮族的文人及作品。(2)善歌的民族:知道壮族民歌的简单分类、壮族歌圩、“三月三”歌节、那坡黑衣壮“尼的呀”合唱团等知识。(3)具有生活气息的民族舞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壮族舞蹈如扁担舞、采茶舞、铜鼓舞、板鞋舞等。(4)独具特色的壮族戏剧:知道壮剧、壮族师公戏和靖西木偶戏和壮族歌舞剧。(5)知道以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绘画艺术、漓江画派中的壮族作家,了解壮族的铜鼓艺术和壮锦艺术。(6)说明壮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
  6、壮族生活习俗及传统节日。知道壮族居住的“干栏”及村落特点,知道壮族的饮食习俗和服饰习俗,知道壮族传统节日和娱乐活动:如“三月三”歌节,蚂拐节、牛主节等传统节日和抛绣球、舞龙舞狮、龙舟比赛、抢花炮等娱乐活动。
  7、多元的宗教信仰。简单知道一些壮族的民间信仰,并学习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鉴别。
  8、走向开放和繁荣的广西壮族。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对外交往方面的突飞猛进的变化和成就。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等史实为例来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
  
  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每学期在课时上分成三个部分:一是课堂中的教师讲座,约需要8课时;二是校外参观、访问学者、调查收集资料等社会实践活动,约需要20课时;三是总结交流、成果展示,约要8课时。
  
  四、校本课程实施建议
  
  1、教师应根据民族知识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着眼于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也可以借鉴历史教学中开展民族知识教育的课内策略与课外活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2、以学生为主体,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
  3、充分挖掘校本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加深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4、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五、校本课程评价建议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它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这样才能保证校本课程长久、持续、健康地发展。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会法来进行评价。对选修民族知识教育校本课程的学生,其学业评价应当采取综合性评价的方式,主要可以从观察法、活动法和个人代表作品评法三个方面来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