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谈谈科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丁国芳




  强化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根据科学新课程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陸、有效陸。本文就《沉浮的秘密》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2)教学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求实态度,以及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等。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出示马铃薯)这是什么?假如我们将一大一小两只马铃薯放入1号和2号水槽中,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教师演示:大只放清水,小只放盐水;小只放清水,大只放盐水;两者都放清水;两者都放盐水。让学生观察各种情况发生的现象。
  3.揭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设计意图]
  首先创造一个趣味性生活情景把一大一小两只马铃薯放入水槽中,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猜想并充分阐述猜想的理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别将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入清水、盐水及盐水、清水中,引导学生观察沉浮现象,并把思维聚集于因“水”的不同而导致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理解密度概念
  1.谈话:你们每组桌上都有一杯400ml的清水,我们来试一试马铃薯在清水里是沉还是浮?(学生实验)
  2.谈话:马铃薯在清水中是(齐声:沉)的。那在盐水中呢?你们知道怎样制作一杯盐水吗?(幻灯片:操作步骤)
  3.学生演示实验:制作盐水。
  4.谈话:小组商量,你们制作盐水需要几包盐?
  5.组长取盐,教师将包数输入电脑。
  6.分组实验,并交流。
  [设计意图]
  教师有效提供实验操作的指导,及时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实验操作的规范,这样充分利用学生认知中的“最近发展区”,为形成正确的技能作铺垫。
  7.谈话:我们从使马铃薯沉的盐水和浮的盐水中各取一杯,你们觉得这两杯盐水有什么不一样?
  8.谈话:怎样比较这两杯盐水的重量?
  9.控制实验中的变量:(分别出示一大一小两只杯子;两只大小差不多,重量不等的杯子;两只大小差不多,重量也相等的杯子。)这样两只烧杯可以了吗?为什么?
  10.演示:各取50ml不同的液体。
  11.谈话:这是50ml的淡盐水,这是50ml的浓盐水,猜测哪杯水重(轻)?
  12.演示:称重量。
  13.提问:马铃薯的沉浮到底与盐水有什么关系呢?
  14.谈话:同体积重量轻的液体,我们称这种液体的密度小;同体积重量重的液体,我们称这种液体的密度大。马铃薯在密度小的盐水里是沉的,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是浮的。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思考“怎样比较这两杯盐水的重量呢?”并说出实验的方法和采用这个方法的理由。“用一大一小两只烧杯可不可以,为什么?”等问题将学生的內在思维过程用外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辨别、判断,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比实验原则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对比实验变量的目的。
  2.学生经有效展开科学实验后得到可信结论:“溶解7包盐的清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溶解l包盐的淡盐水与溶解7包盐的浓盐水,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有效讨论,学生的视野聚集于“等体积的淡盐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可能有区别?”通过控制体积称重法,有意义猜想证实成为科学结论,由此引出“密度”概念,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贴切。
  3.重视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忽视科学概念的构建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科学探究应该是围绕科学概念的建立而展开的,而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桥粱。
  15.猜测:如果液体的密度不大也不小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把你们的想法画在白纸上。
  16.实物投影交流:怎样来描述这种现象?(统一认识:悬浮现象)
  17.教师展示悬浮现象的装置。
  (三)尾声
  谈话:今天我们在400ml的清水里加了7包盐,马铃薯浮了起来,在这样密度的盐水中,其他物体是不是也一定会浮起来呢?沉浮的秘密还有很多,有待同学们以后进一步去研究。
  [设计意图]
  1.学生猜想“盐水密度适中马铃薯会怎样呢?”并要求用图形的方式呈现,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悬浮”状态的演示实验以及“悬浮”概念的提出富有“画龙点睛”的意义。
  2.本课重点研究了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那么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有关呢?拓展性科学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后续的有效学习开拓了更宽广的研究空间。
  
  三、课后反思
  
  这一课实验从表面上看很简单,只需改变液体的密度,使沉在水里的马铃薯浮起来,从而使学生明白,液体的密度大(小),马铃薯浮起来(沉下去),但多大(小)的液体密度马铃薯是浮(沉)的呢?在这一点上,对于小学生来说,无须引进密度单位。我是在400ml的清水中加盐包,每包5克,以盐的包数来控制盐水的密度。教师在上这课之前要对马铃薯进行一次筛选,尽量排除因马铃薯密度的不同而对沉浮现象的干扰,这样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个实验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加盐的方法找到悬浮现象,其实这个实验是很难做的,我在课前试了无数次,放6包盐马铃薯完全是沉的,放7包盐马铃薯又完全是浮的,很难找到悬浮现象,只有当烧杯下面的盐水密度尽量大,上面的盐水密度尽量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悬浮现象。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有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