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农村初中生辍学后的发展问题探讨
作者:仇小玲 徐 敏
关键词 农村 初中生 辍学 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央政府也接连做出取消农业税、提供农业补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等重大举措。在这一背景下,曾经长期困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因贫困辍学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政策扶助并没有使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消失,辍学率在有些地方依然居高不下,许多非经济因素开始成为农村初中生高辍学率的主要原因。
对于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从如何防止辍学、如何降低辍学率这一角度来提供对策建议。当然这一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总的来说,这只是针对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已经有初中生辍学,而且不在少数,面对这些辍学的初中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积极应对。因此,本文就主要从农村初中生辍学后的社会发展、社会适应这一角度来看待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辍学原因及其后的生存状态
(一)非经济辍学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生的非经济原因辍学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基本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以学生个人学习成绩差为征兆,以“应试教育”的错位为推力,以出外打工的获利经济为拉力,最后以学生家长的同意促成了农村初中生的辍学。
具体表现为:大部分辍学的初中生早在小学时成绩就差,到了初中,随着学科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压力增大,产生一种挫败感,开始厌恶学习。另外,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农村孩子生活经验相疏远,不符合这部分差生的心理需求,同时由于他们成绩差,得不到学校老师及同学的重视和尊重,这些都给他们带来极大压力甚至构成一种威胁。求学道路的艰辛与无望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使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感到无助与渺茫。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短期利益的诱惑,透过打工浪潮冲击校园。尤其同村中在外打工年轻人的“衣锦还乡”、“言传身教”,让他们羡慕不已,动摇了他们的求学心态,从而更进一步坚定了这些成绩差学生的辍学意念。当然这些初中生辍学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他们的父母。农民像对待其他事情一样,对子女的期望多抱有一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有希望考上大学,他们自然是愿意继续供给孩子读书,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差又不好好学习,上大学的机会渺茫,这时父母宁愿孩子提早退学;另一社会现实是,上大学付出的机会成本太高,一个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少说也要花十万八万,到头来却是毕业即失业,连份工作也找不到,而初中毕业即去打工却带来了短期可见的经济利益。两相对比,多数家长与其选择让孩子读高中不如让其直接出去打工。
总的来说,农村初中生辍学是学生及家长面对现实状况做出的一种现实的实用性选择。虽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也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二)辍学后的生存状态
许多初中生辍学一方面是为了逃避烦闷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早工作,获取高收入的稳定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各方面条件都受到限制,一般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总的生存状况并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他们的生存状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年龄稍大的学生辍学后直接外出打工,这些学生由于其固有的脆弱性,大多只能从事高强度的体力活。不少学生由于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在外打工一两年后又返乡,之后的人生发展又陷入盲目状态,这样就给自我的人生发展造成了恶性循环。
2.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达到法定的工作年龄,通常在家待上一两年后才出去。这些学生在家中可能会帮父母干活,但在农闲时,他们大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白白耗费几年的大好时光而无所发展。
3.少部分学生由于辍学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身心方面的不成熟而结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很可能在得不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
面对这些初中生辍学后如此的生存状态,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道路进行正确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对策建议
辍学的初中生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上都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更是没有一点想法,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对其进行引导。鉴于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发达国家,生涯辅导和教育始于幼儿园,这种教育以简单、直接和引导的方式在儿童心里树立了一个职业理想,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生活目标和职业理想逐渐清晰和明确。我们可以以此为借鉴,从小学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让学生积极认识自我,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现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即使有的初中生真的辍学了,这些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也为他们寻找个人发展做好了一定的职业潜意识准备。
在有了一定职业教育准备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由当地政府部门出面组织一些以“青少年人生发展”等为主题的培训性活动,将这些辍学青少年组织起来进行再教育,这样就会为辍学学生提供一个新的成长平台。
(二)初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做到良好互补
通过为这些辍学的学生提供更为切合农村社会实际需要的职业教育来为他们提供教育。探索建立初中阶段学生分流制度,将那些对考大学没有兴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流出来进行职业教育,也将他们视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控制学生提早辍学。
职业教育可以结合各地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分两条路子走: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技能教育,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让这些辍学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一代农民,为农村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而且供求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农村青少年外出打工做好准备。
(三)加强家长教育,转变父母观念
辍学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与教育需要父母的密切配合。一方面,大力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广大学生家长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送子女上学读书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法律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办家长学校,在为农民传授种田科技知识的同时,将教育子女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让家长学会管教自己的孩子,给予学习生活上的扶助,并且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日后的人生发展问题。
(四)严格限制用工制度,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
目前我国初级劳动力的需求现状,给农村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机会,对农村中学生主动辍学起到了强大而直接的“拉动”作用。这些初中辍学学生多数还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本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不少乡镇企业、个体经营户的老板违规招用这些未成年人。一些地方相关部门为了一己私利,对未成年人出外打工采取比较宽松纵容的措施,也为这些辍学初中生出外打工开了方便之门。
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相关部门应规范劳动就业市场秩序、增强“招收未成年人做工违法”的法律意识,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定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
总之,我们在尽量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同时,也应该对那些已经辍学的农村青少年提供帮助。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人生自主性,并传授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技能,以便他们辍学之后也能主动地面对人生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