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区别对待 人尽其才

作者:蒋端荣 徐运杰




  因材施教是班主任对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实施的思想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往往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班主任只有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提高和转化,才能使所有学生真正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想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应当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一、对优等生的因材施教
  
  所谓优等生,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是班里的佼佼者,是同学的榜样,班上的骄傲。他们自尊自信,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但往往容易养成骄傲、狂妄、目空一切,只听得表扬,听不进批评等不良习惯;有较强的荣誉感,但容易养成爱虚荣的不良品质;有强烈的超群愿望和竞争意识,但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针对优等生这些心理特征,班主任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鼓励与教育、表扬与批评并用。优等生在学习上的优异成绩,思想上的高尚品德,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喜爱与赞扬,潜在的一些缺点也很容易被优点掩盖。所以班主任既要肯定、表扬优等生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中显露的缺点,防止他们因骄傲自满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高定位,严要求。要使优等生保持优秀,就必须提出比其他学生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方面鼓励他们广泛汲取课外知识,开展自学、互学,向所学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思想品德方面,在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当然,这种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否则反而会挫伤优等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精心呵护,提高挫折承受力。家庭、社会对优等生的期望都很高,而优等生自己对成功的渴望也比较强烈,然而在发展中难免遇到一些失败和挫折,这就要求班主任真诚地鼓励,耐心地教育,提高优等生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善于引导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从困境中走出,朝不断成功的方向迈进,在竞争中显示出一个优等生良好的品德。
  
  4.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公平竞争意识。优等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特别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渴望在竞争中取胜。为实现取胜目标,他们有时会产生嫉妒心理,采取一些过激行为。严重时会出现恶意中伤、诽谤对手等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让优等生看到别人的长处,懂得在竞争中别人超越自己、或者自己超越别人,都是正常现象,这说明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班主任应该帮助优等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公平竞争意识。
  
  二、对中等生的因材施教
  
  班级的中等生,是指在各方面比优等生差,而又比“后进生”好的学生。中等生在学校处于“好事没有名,坏事不沾边”的位置,很少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在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排斥性和选择性。他们中有渴望进步的,有满足现状的,但大多数都羡慕优等生在班上的地位,渴望成为优等生而得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赞扬。安于现状的中等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进取精神,他们怕困难、怕吃苦,缺乏竞争意识。针对中等生的心理因素,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班级管理工作,提供表现机会,激发他们的竞争动机,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应该常用“你们一定行”、“继续努力”、“你们定能成为优等生”之类的话来鼓励中等生,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竞争,通过拼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对“后进生”的因材施教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上与教育目标相差较远,存在诸多缺点,暂时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 “后进生”在班级中常常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有时还受到歧视,自卑感较强,疑心较重。他们中一部分属于智力偏低,对老师、父母、社会的教育反感;一部分因缺乏学习热情,导致基础差,尝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一部分是由家庭的溺爱或变故,导致只图享受不思进取,或者无视一切。对于“后进生”,班主任评价尺度一定要与优等生一样,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消除“后进生”的疑惧心理和自卑心理。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向他们伸出温暖的双手,理解他们的困扰和苦衷,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特别是当“后进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要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赢得他们的信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表扬,激活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让每个“后进生”都能感受到生活充满阳光,前途无量。切忌用责备、侮辱、看不起的口气去训斥、批评管教他们。人无完人,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人都会有闪光的一面,“后进生”也一样。比如我校有个女学生,是全校的“双差生”,学习成绩无一科及格,晚上常与社会上的痞子在外打牌,通宵达旦。她要学校的男生往左,男生不敢往右,是学生中的“女老大”。学校劝她回家让父母管教。消息传开后,父母打骂她,亲戚责备她,同学鄙视她。她追悔莫及,决心痛改前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考取高中。此时她找到了我,要我帮忙办理在学校寄读。我反复思考,认为这个女孩子前段表现虽差,但她刚正不阿、说一不二的性格能促成她改邪归正,我答应了,并对其约法三章:一、断绝与痞子来往;二、遵守班规校纪;三、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她答应了,在一年的学校生活中,实现了承诺,并且考取了较好的高中。事实证明,只要你细心观察,发现优点,扬长避短,方法得当, “后进生”也是可以转化好的。
  总之,有千万个学生,就有千万个不同的个性特征,班主任必须用千万种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只有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运用适合个性特点的不同方法去引导、培养学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