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冷思考

作者:王芳芳




  摘要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本次新课改提出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倡导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不管教学的实际情境,为了生成而生成。这是对生成的误解和滥用,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是在应有的预设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对教学主题的升华。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是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生成性课程 开发 冷思考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反映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这一教学新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满堂讲”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提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可以随意、无目的的生成,完全背离教学预先设计目标的生成是盲目的、无效的生成。下面通过对一则语文教学案例的分析,就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问题做一辩证的分析,以期引起一线教师的思考。
  
  1.案例简述
  
  《鹬蚌相争》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时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着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这不就是新课改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我接着他们的话题: “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这样吧,大家就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另外,还可以参阅老师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
  片刻之后教室里唧唧喳喳响成一片。
  “我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不妥。”
  “我觉得那不能怨编者,古文就那样写着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不对,古为今用,可不是照搬照用,不正确的也要修正。”
  “要我说,课文是寓言,你想想,鹬也好蚌也好,其实哪个会说话呀,那是人们借这么个故事说明道理呢,所以我觉得课文这么写是可以的。”
  “我不同意,尽管是寓言,想像也要符合实际情况,譬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吧!”
  “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很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脑采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好!”一致通过。
  下面是柠檬酸小组的一封信。亲爱的编辑爷爷:
  您好!
  您组织编写的语文课本真是太棒了!这一本本语文书就像一艘艘小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次新学期开学发新书,我们总是抢先翻看语文书。
  今天上《鹬蚌相争》时,我们觉得有些地方有点欠妥。我们读到“鹬威胁地说”和“蚌得意洋洋地说”这部分内容时,脑子里闪出了疑问:蚌用外壳把鹬的嘴夹住,鹬怎么能说话呢?而蚌一旦说话,鹬不就可以趁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吗?我们想是不是可以这么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恶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编辑爷爷,您觉得我们的想法有道理吗?
  海门市实验小学四(6)班
  正想着为这次讨论画上句号时,又有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我觉得我们刚才的讨论有问题。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
  呵,链接到生物学上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问。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
  “请教自然老师去。”
  “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呵呵,看来这一课还没有结束呢!
  (本案例由海门市实验小学周易民老师提供)
  
  2.案例分析与探讨
  
  上述案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反应积极、讨论热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鼓励了学生的“离经叛道”精神。表面看来,完全是一堂精彩的好课,但经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漏洞百出。首先,就教学目的而言,上述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明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而是为生成而生成,完全抛弃了预设的课程目标,导致了迷失方向的盲目生成。最终,寓言课上成了写作课,一封给编辑爷爷的信可谓是本堂课最出彩的部分,但是否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仍值得怀疑,也许学生的写作水平完全超过了写那样一封信,况且在信发给编辑爷爷之后,有没有积极的反馈,不得而知,如果没有,那么学生对教材富有创意的革新热情是否还会继续。其中,最让笔者感到不解的是,教师心中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单纯追求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还是发展学生的某种能力?如果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发展了哪些能力?这样的教学只能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谁的想法越离奇谁就越了不起。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再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课是一堂寓言学习课,而整堂课却找不到半点寓言的影子。所谓寓言,就是用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有教育意义的道理。寓言的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故事中蕴涵的道理,而本堂课中,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的举止不加选择地、被动地都视为“生长源”而进行随意开发,完全否定了文本的价值。就学生的疑惑“鹬的嘴正被蚌夹着能否说话?”而言,这个问题是不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性或全局性问题?对课文学习作用有多大?有没有必要展开讨论?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如果这堂寓言课就此结束,教师是否还要留出其他时间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补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最后,在教学主体方面,学生主体完全取代了教师主体,学生活了,教师“死”了。当学生对文本提出异议时,教师却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不知从哪里入手深入点化、引导,巧妙地指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面对生成,教者无所适从,只能将问题推给学生集体讨论。表面看来,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质上是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教师被动地隐身于学生“异彩纷呈”的讨论之中,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其实,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导,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
  
  3.课程资源开发中生成性与预设性相结合的必要性
  
  生成就其本质而言,是非线性的、动态变化的,是不可以被预设的。既然生成性的东西无法预设,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要沦为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奴隶呢?这倒未必。合理地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缺失,而是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引导课堂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要理直气壮地拥有自己的声音,把握课堂主旋律,切实渗透“三维目标”,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预设的课堂很难取得教学的实效性,生成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以想像的,生成源于预设的充分把握。教学不能没有一定的目标预设,今天的中小学教学承载的使命、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教师评价考核的运行机制、家长对教学的关注与期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要求我们的教学指向一定目标的达成,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正确地分析学情教情。预设不一定是僵化的、固定的,预设也可以是动态的、开放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预设只是一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最终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生成的。
  当然,强调预设,并不意味着轻视生成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分追求教案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使本该灵活多变、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变成讲究“套路”、固定不变的封闭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实施方式的转变,倡导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余地和空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在预设的基础上突出“生成”的意义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