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理路探究

作者:钟国才 谢树平




  摘要 以往的课程管理体制过于强调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和标准化,课程实施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生活、将来的就业需要、当地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其实践性、特色性、个性化体现不足。按照当今世界课程改革强调地方参与的趋势,江苏省在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特别注重地方特色的突出价值。增强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以及江苏经济、地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江苏化教学 案例教学
  
  一、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内涵界定
  
  广义的课程地方化既包括开发地方课程,也包括课程地方化的实施研究。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而自主开发、设置、实施管理,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内开设的特色课程。思想政治课江苏地方课程是根据江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江苏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利用江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江苏地方教材是思想政治课江苏地方课程的重要载体,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江苏地域性。
  课程地方化实施研究是指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地方情境下对相关的价值、知识、技术的行为规范的传递、调适和发展,其含义在于将教育和地方发展的联系最大化,给地方带来支持和资源,达成地方间的伙伴关系。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主要研究思想政治课国家课程在江苏省的实施与管理。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要依托国家示范性教材或江苏地方教材,充分利用江苏境域化的课程资源来实施教学。它特别强调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江苏省情、学生的实际加以整合、渗透、扩充和发展,即在江苏化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与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生活状况、地方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江苏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状况、发展需要的实际相联系。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不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之外再设置一门课程,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仍然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时内进行,突出江苏学生适应江苏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强化其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1.深化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教师缺乏课程实施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这是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教学难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学习生活中的政治,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政治,才是学生内心的期盼。新课程改革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要真正实现这种“教学平等”,师生不仅要有共同的话题探讨,更要有情感的共鸣点。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一改过去那种“教教材”的情况,它充分挖掘江苏蕴含的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便于让江苏师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江苏的情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的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以江苏境内的优势课程资源为依托,增强了课程管理与实施的适切性,有利于打破以往课程管理体制中“专家定制课程、教师教课程、学生学课程”的模式。它能为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优秀的实践经验借鉴,使之具有江苏境域普遍的适用性和全国类似改革的参考性,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总目标。
  
  2.促进江苏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多重挑战之下,江苏经济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必须着力于发展科技和提高国民素质。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正是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当今江苏和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让学生获得一种江苏地方和全球的视野,并在获得全球性知识后能够进行江苏地方建设,从而促进江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操作路径
  
  1.搭建江苏化教学的平台。
  首先,创造有利于“江苏化”教学的氛围。江苏境内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思想,才能推进教学的创造性实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校本化”的教研机制,鼓励创办有关“江苏化”教学研究的刊物,组织教师撰写有关“江苏化”教学的教育科研论文,为“江苏化”教学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同时,学校和政治教研组要积极承担活动,我们在强调集体备课的同时,要赋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对于有关“江苏化”教学的展示课,学校要激励教师踊跃参与、积极探索,让更多优秀的教师走向前台展示自身江苏化教学的独特风格,通过学术性活动有力地促进“江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其次,由文本走向生活,构建实践平台。为引导学生关注江苏社会生活,学习运用单元所学知识、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观察、分析、研究和综合解决江苏社会现实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对国家课程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活动栏目进行江苏地方化改造,要组织开展充分体现“江苏化”教学特色的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这是推进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再次,开发江苏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必须紧扣课程内容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如通过新闻媒体或查阅《江苏社会科学》、《江苏内参》、《江苏省情手册》、《江苏经济探讨》等对江苏经济社会研究较集中的刊物,搜集社会信息资源。又如,以中学政治学科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等教学网站和江苏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网站资源为依托,对这些网站中的原始课程资源进行哲学过滤和思想政治课专门化加工,使之与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目的、内容对应和契合,从而为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广泛、更便利的支持。
  
  2.实施江苏境域化案例教学。
  “知识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之中形成的。”学习者只有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才能把它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对于道德教育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活动也许是这种事例的研究讨论。”思想政治课概念原理的抽象性、中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根本方法。而江苏境域化案例教学正是贯彻以上课程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江苏实际、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互动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江苏境域化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境域化案例为运作机制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联系江苏实际进行教学,坚持原理、方法从江苏社会实际和江苏学生生活世界中来,回到江苏社会实际和江苏学生生活世界中去,用既有江苏境域化又具有全国、全球视野的材料和案例阐明原理、观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说明江苏学生和社会的生活现象。具体来说,它是指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江苏当地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人格示范或价值引导,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是:精选案例——分析讨论——总结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江苏境域化案例教学并不排除具体程序的灵活运用,它注重精选那些对江苏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是适合江苏经济文化发展和江苏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模式。
  
  3.建立江苏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为推进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的实施,对其教学效果应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对施教者要采用开放式教学评价,就是要采取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提倡教师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欣赏,自我反思提高,同事、学校领导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在评课表中增设“寓德育于江苏地方素材之中”评价栏目,特别关注江苏化特色教学在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中的作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改进过去传统的“分数定论”,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各自不同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尤其是对学生搜集、整理、选择、管理有关江苏地方信息素材的能力,要提供相应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机会和要求。
  另外,要通过高考评价引领思想政治课江苏化教学。利用江苏获得高考书面试卷命题自主权的有利条件,使江苏自主命题有自己的特色,即试题在体现国家统一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本省的考试资源,紧密结合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这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