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契机的把握

作者:马玉宏 李传珍




  1.合作契机应把握在探究规律性知识时
  
  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仅凭个人的学习会困难重重,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前让每位学生随意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后,让学生操作: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各种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次合作:“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这个新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操作—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契机应把握在新旧知识衔接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衔接处、思维的转折处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师说:“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体积有联系? (生:圆柱)比一比,哪一小组最先探索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一起操作。”过了一会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合作、讨论顺利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如果只有教师或学生的个人操作,很难完成公式的发现过程。
  
  3.合作契机应把握在学生选择解答策略时
  
  学生独立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自己又决断不下来,希望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验证。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0度、33度、31度、32度、29度、32度、33度,这一周平均每天最高气温是多少度?”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解答,作业在小组中互阅、互改、互评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30+33+31+32+29+32+33)/7≈31(度)、30+(3+1+2-1+2+3)/7≈31(度)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最新颖。还学会了用“假设的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
  
  4.合作契机应把握在学生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个人无法完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队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这时教师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通过学生思维受挫,个人在操作难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效率。
  
  5.合作契机应把握在学生产生争执时
  
  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辩论,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把一个圆片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1/2。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两个阵营,有的说对,有的说错,老师没有裁决,对错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带来了一场有意义的争论,既有紧张激烈的辩论,又有相互间的尊重与理解,课堂气氛紧张却又其乐融融。
  
  6.合作契机应把握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惟一,答案不惟一,一个人很难多角度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从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木块上,截去一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从顶点外、棱上、面上三处裁截,可以得到不同的剩余面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2、4、6、7、8、10这六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请说明理由。教师可安排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依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人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这样合作契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