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旁科知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家坚
1.运用旁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思想品德课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师上课时再照本宣科,学生便会乏味生厌。运用旁科知识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作用。
漫画,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褒贬时事,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耐人寻味。例如,讲授初一“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同学友谊”时,出示了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上的“灰尘”轻轻地拭拂,而对别人身上的“灰尘”用扫帚狠狠地去揍打。现实生活中那种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轻描淡写,而对别人的缺点或错误则吹毛求疵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我让学生讨论分析漫画所蕴涵的道理。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
歌曲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也能引人深思。将歌曲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友谊的天空”这一内容前,我播放了歌曲《永远是朋友》。熟悉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学生兴味盎然。听完歌曲后,我问学生,歌中唱到的“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春留”是什么意思,朋友对我们有何意义,我们为什么喜欢交朋友,假如你没有朋友你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一提出,就使学生处于一种急欲求知的兴奋状态,学生纷纷议论,课堂气氛便活跃起来。
语言是相通的。外语知识博大精深,在课堂上“洋为中用”,妙趣横生。例如,英国谚语“Don't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同倒掉),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地继承和吸收。这样,恰如其分地运用旁科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就能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旁科知识,印证教学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初中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辅之以旁科知识,通过一定的感性材料,印证教学内容。这使学生既能容易理解所学知识,也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能与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政史是一家。史料可以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佐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用史实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让学生真正从思想情感上接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
在课堂中适时适度地选用一些“名言警句”,可增强教学的韵味和吸引力,产生奇妙的教学效果。如上“爱国情感是最高尚的情感”内容时,我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学过的古代名言,当我刚起个头,同学们便和我读了起来,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求知欲呼之而出。
3.运用旁科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它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有广博的知识。综合性是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这决定了教学要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以教材为依托,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帮助学生梳理分析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例如,针对台湾问题这一时事热点,教师可以地理、历史、政治等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批驳。通过从理论到事实多视角的综合分析,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分裂祖国的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必将遭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唾弃。
4.运用旁科知识,形象设喻,化解教学难点
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较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囿于理论的演绎,将会出现“教师头头是道,学生一头雾水”的现象,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不突破,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一句空话。旁科知识由于大多源于学生所学知识,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对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课文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青少年自觉参与依法保护环境的活动是“依法保护环境”一课的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讲解概念,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于是我就引用自然科学的内容加以说明,投影:“一亩森林的作用”。①每天能吸收67公斤CO2放出49公斤O2;②一年可吸收各种灰尘22-60吨;③一亩防护林可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④一个夏季每天蒸发42吨水;⑤一亩森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这不仅让学生掌握破坏森林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还提高了学生保护身边环境的自觉性。
5.运用旁科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我们在学习活动中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种种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利用旁科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便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初一“诚实守信,勇于改过”时,我运用历史小故事,设计了如下情境: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误砍了爸爸心爱的小樱桃树。爸爸回来发现此事后,声称一定要追查砍树的人。小华盛顿得知此事,心想,如果我不承认是我砍的,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终于,他大胆地走到爸爸面前,惭愧地说:“树是我砍的,您就处罚我吧!”爸爸听后转怒为喜,并意味深长地说:“爸爸为你高兴,你这样做比爸爸的100棵樱桃树都珍贵得多。诚实比什么都重要!”然后,让学生思考:①小华盛顿的哪些行为值得爸爸高兴?②为什么小华盛顿的爸爸要说“诚实比什么都重要”?③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小华盛顿的优良品质?利用旁科知识所提供的情境材料,能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追求需要,自觉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自觉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之中,进而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