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

作者:吴汝萍




  新课程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要从“人本”理念出发,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为以“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就数学学科而言,由于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教师关注知识的“教”多了点,而关注学生的“学”少了点。数学教师如何从“文本”走向“人本”,笔者做了一点探索。
  
  一、备课,教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
  
  1.注意学生对新知的接纳
  学生乐于接纳新知,就能学得主动。例如,直接让学生学习“加减法的速算”往往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备课时如果安排这样的环节,情况就大不一样。(1)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计算比赛,第一组算:347+198,503-99,第二组算:347+200-2,503-100+1。(2)教师故意表扬获胜的第二组,理由是第二组算的是两步试题,又得第一,不简单!第一组同学肯定不服输,因为第一组题虽是一步,但要笔算,而第二组题虽是两步,只需口算,显然不公平。 (3)让学生观察第一题中的198、99有什么特点,并与第二组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比较中,学生既能明白速算的妙处,又能感知速算的方法。
  
  2.合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每学习一个新知,都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备课时,要抓住学生学习新知的连接点(以便同化),还要认真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以便顺应),设计出既有一定逻辑意义、符合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认知起点的认知程序。如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为学生安排了这样的认识程序:
  (1)同化阶段——看竖式口算,理解进位算理。
  十个 百十个 千百十个
  9 8 0 7 0 0
  +3 +4 0 +9 0 0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口算的算理,可先让学生对照竖式说出口算的思维过程,再进一步感知加法进位算理。
  (2)顺应阶段——用竖式尝试计算583+46、769+4093。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使学生加深理解进位算理: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平衡阶段一概括出笔算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在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添上一点: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这样就扩充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更趋完善,获得新的认知平衡。
  
  3.考虑为学生适当“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化实为虚,以虚为实,使“无画处皆妙境”。课堂上适当为学生“留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如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让学生拿出表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和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纸片,为学生“留白”:你能猜测一下1平方米里有多少个平方厘米吗?课堂上有的猜“10”,有的说“100”。教师追问一句:你能验证一下吗?有不少同学开始摆弄手上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再让他们交流证明的方法,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露出恍然大悟之状。备课中适当地为学生留一些“白”,课堂上就可能把学生推向探究的前台。
  
  4.关注学生的差异
  备课时不能无视学生的差异性,搞一刀切。只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有类别的探究活动,设计出有坡度的问题情境,设计出有层次的练习内容,考虑到哪些地方、哪些同学可以提高一些;哪些地方、哪些同学需要适当帮助,课堂上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时,可以分层预设这样的作业:
  (1)2.7×0.125×8 44×0,25
  (2)2.4×0.99
  246×3.2+2.4+×6.8
  3.6×102-3.6×2
  0.125×3.2×2.5
  (3)12.8×4.5+8.72×45 0.77×0.7+0.111×2.1
  这样设计作业,既关注了学生作业书写速度的差异,更关注了学生思维速度上的差异,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上课,教师的言行要“让”着学生
  
  1.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尝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课堂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能自学的内容就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能尝试的题目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引导学生在自学、尝试的过程中看看旁注,想想方法,说说过程。遇到不懂的地方可注上标记,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主动权。
  
  2.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探究
  数学中许多概念的建立,计算法则的归纳、公式的推导、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都借助于直观。教师一定要把操作权、探究权交给学生自己,并使学生认识到操作、实验的目的,变学生的“被动操作”为“主动操作”,变学生的“被动探究”为“主动探究”。长期下去,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去摆一摆、画一画、动一动,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
  
  3.让学生自己提问、自主讨论
  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并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生趣,不断激起探究的欲望。当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实践证明,讨论交流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不教而教”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真知灼见,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4.让学生自己概括、自主拓宽
  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下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拓宽:我们通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大家还想研究什么图形的面积公式呢?课间,有许多同学顾不上出去活动,三三两两忙“转化”了。
  从“文本”走向“人本”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的一种折射,是充满终极关怀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只要我们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备课时心里“装”着学生,上课时言行“让”着学生,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和谐发展并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