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六认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刘业俭




  “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评价学生、认真教学研究。“六认真”管理是常规性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六认真”管理的现状
  
  1、重量轻质。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学常规检查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备课只重节数,批改作业只重次数等等。这样虽能督促老师们在教学常规数量上的足够,但对质量的提高却没有足够的鞭策和激励作用。于是教案、听课记录等应付了事甚至照抄照搬弄虚作假者越来越多。“六认真”没有质的认定,数量再多,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也会逐步丧失,甚至逐步演化成老师们的一种负担。
  2、重易轻难。“六认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六个基本方面,哪一个方面都缺不得。学校对“六认真”的管理也应该是六个方面。而不应该是两个或者三个方面。然而,多数学校对“六认真”的管理检查,都只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备课,也即教案撰写情况;二是作业批改情况。因为这两个方面比较好量化,检查起来也相对较容易。像上课、教研等检查的难度相对较大,不好量化,于是就慢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的“软肋”甚至空白。因为学校一般只重视这两个方面的检查,所以教师的“六认真”也就慢慢地萎缩成了“两认真”。这对教师的成长是不利的。
  3、重查轻导。几乎每一所学校都重视“六认真”的检查,每一所学校都做了这个工作。但我们发现,多数学校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查”上。忽视甚至放弃了查后的指导。这不仅削弱了管理的效益,也让教师失去了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机会,从而达不到改进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六认真”管理的对策
  
  1、质的认定与量的认定相结合。在质和量的认定上。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质更为重要。只有科学地进行质的认定。学校、管理、教师才可能真正从内涵上得到发展。“六认真”的质量也才会逐步提高。极少数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等除了数量认定以外,对质的认定也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比如对教师的教案用ABCD、优良中差或“★”的多少等来实施等级认定。这对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加强教学反思等起到了促进作用。
  2、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在检查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指导。指导的方式是灵活的,可以当面指导,可以书面指导,可以集体指导等。比如检查到某某教师的备课质量有明显问题,那么除了按照学校的制度要求给出一个认定等级以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该老师的个性特点和从教经历的不同,确定要么采取在教案上下评语的方式进行指导,要么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指导。如果该老师的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集体指导,或引领,或讨论,或交流,等等。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既有督促的作用,又能让被检查者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3、面与重点相结合。“六认真”必须是对六个方面的检查与指导。目前普遍较为弱化的一是“认真教研”。学校好像没有什么办法来认定教师的教研情况。仔细思考,其实也还是有一些可以认定的东西。比如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评课交流是否积极,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上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赛课等)情况等等。二是“认真上课”。上课情况,学校一般难以认定。原因是检查、评价的难度大。不能像教案、作业批改那样只清个次数。相对于教案、作业来说,对上课的评价难度确实大些,加上又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和成本。有的学校采取定时评定(比如一个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无论难度多大,这个工作都必须做,因为不“认真上课”,学校将不成其为学校。只要我们想办法,真心实意地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是一定会做出效果的。三是“认真辅导”。“认真辅导”这个工作,学校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真实的情况是,小学为了提高“合格率”,对学困生有一些补课性质的辅导,但随意性大,没有目标和具体措施。“个别”辅导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班级授课制不取消,这个工作就必然存在,这个工作就必须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辅导千万不能忘了优生,我们不能让教育阻碍甚至扼杀了他们的发展,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让他们不断得到发展,他们毕竟是民族精英的源泉。
  当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六个方面是不应该平均用力的,而应该把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结合起来。比如新教师较多的学校,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的检查与指导上,同时兼顾其他。而对教师素质相对整体较高的学校,就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研究、课堂优化等方面的检查与指导上,同时兼顾其他。对不同的教师,检查与指导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4、随机检查与定时检查相结合。随机检查的好处,一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师在“六认真”方面的问题,便于及时进行纠偏和指导。二是有利于教师形成“六认真”的职业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三是更有利于“因人施检”,区别对待,彰显“随机”的灵活性。比如对初入教坛或敬业态度稍差的教师,就可以多检查一些,对已经形成职业习惯的教师就可以少查甚至免查。定时检查就不同了,可以两周一查,可以一月一查等。这种检查,不论是检查的对象或是检查的内容都应该全面规范,检查的结果应该是与教师的考核与奖罚挂钩的,是一种较有力度和深度的检查。只有把随机检查和定时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常规检查的管理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重庆巫山,4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