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 琳 谢 培
一、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迈进学校大门,学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陌生、神秘、充满吸引力的地方。在这一年里,他们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学校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学生家长刚开始会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关注孩子的老师的各种举措,面对孩子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和担忧。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素养不高,并不知道这个阶段他们最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非常需要得到指导,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引自《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著)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段特别是一年级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年级教育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要在一年级阶段落实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即各种教育途径、教育力量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内部要一致,家庭内部要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然而,很多家庭的教育素养不高,来自家庭内部错误的教育观念,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带来了阻力,导致教育的内耗,出现“5+2=0”或“5+2<0”之类的现象。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因此,加强一年级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对落实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建立信任,以情感人
家庭和学校有着相同的目标——教育好孩子。这个目标需要家校双方同心协力才能实现。同心协力的基础是信任、理解和支持。老师应该采取主动的姿态,与家长建立信任。笔者在接这届一年级新班时,得知班上有几个“人物”。笔者先后约这些“人物”的家长来校面谈,反馈孩子的在校表现(在说孩子问题的同时,一定找出优点好好表扬),了解孩子在家表现和他们的家庭背景,对孩子的现状做出客观的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抱定孩子可以教好的信心;然后,又追踪了解孩子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法。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笔者与这些家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尊重家长,建立信任,视家长为合作伙伴,消除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隔阂,变对手为帮手,家校合作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找准定位,共同成长
《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家校联系,除了解决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更要防范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孩子的长远打算。防病重于治病。最好的教育防范就是提升家庭教育素养。笔者认为,应把家校合作的最高目标定位在“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1、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地争取家庭的参与和配合。笔者曾经在一个班开展《弟子规》教育,为了让家庭参与进来,先是做了一场生动的讲座,然后给每个家庭赠送一套《弟子规》(书和系列讲座光盘),供家长学习,提高教育素养。刚开始时,孩子们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来又回到原状了。原因还是家庭没有参与进来。很多家长没有读书习惯,缺乏学习意识,赠送的书和光盘拿回去之后就闲置下来了,没有发挥作用。笔者用《致家长书》公开信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不定期向家长传递教育思想,介绍教育方法,逐步争取到家庭的参与和配合。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没有榜样就没有方向。家庭教育也需要榜样。笔者给家长写《致家长书》公开信,要求家长看信后也给笔者回信。笔者经常在公开信中表扬一些在某方面表现优秀或有进步的孩子,介绍班上家长的成功经验,在班上宣读家长来信,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这样的公开表扬,给孩子极大的荣誉感,孩子们表现出积极上进,家长也很受启发。树立榜样,学生带动学生,家长带动家长,群体带动个别,先进带动后进。每天早晨的读信时间也成了全班孩子最期待的时刻。实践证明,宣读家长来信表扬孩子是一种省力有效的教育方法。
3、家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给学生和家长一杯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这样的压力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提升。教师必须阅读更多的书籍,思考更多的问题,才能应对学生和家长不断提升的期望。学习传统教育文献,阅读教育专著,与同行交流探讨,在班级开展实验,反思总结再实践。家校合作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提升。
(三)多种平台,有效沟通
1、一般交流平台
家长会是非常重要的家校沟通平台。一般开家长会,老师会说一些班级情况,提一些班级和学科要求。笔者认为家长会还应该承载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统一教育思想,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可以把家长会办成讲座式的,每次家长会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一年级上学期,笔者召开了两次家长会,先后分别邀请孩子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主要是老人)参加,主题分别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和“牵手三代”,后者重点强调家庭内部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其他方式,诸如面谈、家访、电话交流、短信交流、书信交流,都各有作用。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一定要传递出老师的关心和尊重。
2、网络平台
网络时代最大的便利就是交流自由、资源共享。笔者创建了一个QQ群,让有QQ的家长朋友都到这个群中来,他们在这里不但可以跟老师沟通,也可以跟同班的学生家长交流。同时,笔者还建立了一个网络空间,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上传和下载教育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3、公开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致全班学生家长书”这种公开信的交流方式。
因为一年级孩子小,对老师的要求不能立刻理解、记住,家长也不可能每天了解班级要求,因此孩子常常达不到老师要求,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了帮助家长了解老师的要求,笔者不定期写《致家长书》,在公开信中反馈班级情况,表扬表现优秀的或取得进步的孩子,介绍本班学生家长的成功做法和其他教育方法,提出下一阶段的要求和重点。每封《致家长书》都有不同的主题,“百善孝为先”、“有‘礼’走遍天下”、“请为孩子写信,家校沟通很重要”、“教儿教女先教己”、“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正确面对考试成绩”、“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学生家长”,等等。拿到《致家长书》,家长不但清楚班级整体的状况和自家孩子在班级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信中学到了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实施保障
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质量。笔者认为,要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要有一些保障。
1、学校首先要保障班主任的权益,并建立有效的班主任考评制度,鼓励老师当班主任,实行班主任竞争上岗,从精神和经济上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因为班主任工作压力和责任太大,学校对班主任应该更加理解,更少挑剔,支持班主任搞好家校联系合作。
2、加强班主任培训。学校外聘专家或内选优秀老师开办家长学校,面向家长介绍教育知识。开办讲座时,可以要求老师参加,在给家长培训的时候也对本校老师进行了培训,统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思想。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附属小学,广西桂林,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