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泰国基础教育现状

作者:彭运锋




  泰国是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的王国。全称泰王国。面积51.4万平方千米。人口6476万。居民主要为泰人,占人口的40%,其次为佬人,占35%,还有马来人、高棉人,华人占人口的8.5%。泰语为国语。
  泰国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国家,90%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早在13世纪,素可泰王朝时期,佛教就被定为泰国国教。目前,泰国的总人口中,佛教徒占90%,穆斯林占3%,其他占7%。
  
  一、基础教育概况
  
  泰国的基础教育采取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12年的免费教育,其中前9年为强迫性义务教育。1997年泰国宪法第一次提出“泰国人民平等享有接受12年免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权利”(第43条)。泰国政府于1999年将实现12年基础义务教育写入了国家教育法,并要在五年内落实。从法律上保证了每个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并能读到高中毕业。2004年5月,泰国将免费的基础教育由12年延长到14年,纳入两年的学前教育,从而使得泰国的基础教育包含了两年的学前教育,六年小学教育,三年初中教育,三年高中教育。
  泰国的国家教育部负责全国教育的管理,下设的基础教育委员会的职能是:对基础教育政策、发展规划、标准和核心课程提出建议;调动教育资源;推动和整合教学信息网络;推动教育创新;监督、视察、评价基础教育等。教育部还负责教育行政服务区不易做的事,如向有身体、精神、智力等学习障碍的人士提供基础教育等。
  地方设立175个教育行政服务区,又称学区,一般小学区有80-100所学校、中学区约有150所的学校、大学区有200所学校,每省有6个以内的学区。每个学区设教育委员会,由社区代表、私人及地方行政管理组织、教师协会、教育管理协会、家长——教师协会、宗教领袖以及教育、宗教、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学者组成。委员会第一负责人由当地比较知名的人士担任,如当地的佛教领袖,第二负责人由教育部派人担任。学区教育委员会直接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办公室负责而不是向省政府负责,责任是:建立、解散、合并或终止基础教育机构;推动和支持教育服务区内的私人教育机构;支持并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合作,以便能够按照教育政策和标准提供教育;向教育机构分配预算等。中小学各设立一个学校教育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当地著名人士(如宗教人士)约7至15人组成,是决策机构,也称为“学校董事会”。其职能是:批准学校和机构的预算和规划;推动专业事务,促进教师和员工的发展;调动教育资源;推动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评价和监督学校或机构的管理人员;推动学校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教育部一学区一学校”三级管理、逐级向上负责的网络。
  泰国政府非常注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统一按学生人头拨给教育经费。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只收杂费(包括交通、餐费、空调、游泳等项费用),对30%的贫困学生实行全部费用免收政策。由于泰国也存在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差异,因此中央政府也对贫困地区实行国家级补助性投入,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确定补助的力度。政府对私立学校、寺院学校的补助,也按照学生人数给予补助,标准与公立学校相同。泰国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下拨的生均经费中,不仅包括学费、必要的设备费,还包括私立学校教师的部分工资。泰国在现有法律以外又制定了关于提高教育捐赠的退税和免除教育机构纳税两个法规。2004年,泰国财政部规定私立教育机构可以免除财产税,提出了保障私立教育机构和公立教育机构享受平等对待的原则。除了普通学校,对于那些特殊形式的义务教育场所,比如政府审定的可以自行提供基础教育的家庭、社区学习中心等,泰国政府也会按照规定和标准为在那里接受教育的学生提供补助,帮助其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管理中,不仅省略了省一级的中间对应管理环节,同时,重视校本管理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和推行了“校本管理”的实践。扶持地方中小学利用地方资源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强调在普及义务教育时,一定要与职业教育、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结合起来,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注重与地方特点的结合,指导学生参加地方社会的发展建设,使学校与地方社会融为一体,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使用上,国家不强求划一,社会上有多种教材流行,供学校选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但都符合国家的基本课程标准,学校对教材的选用由学校管理机构、教师和家长组织一起商议决定。
  
  二、国教——佛教
  
  佛教已渗入泰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国家和民间的许多仪式都属佛教仪式。国庆大典、阅兵仪式、颁布法典都洋溢着佛教色彩;民间的婚宴喜庆和丧葬祭祀均请僧侣参与。一年之中还有众多的宗教节日诸如宗于节(泼水节)、守夏节、水灯节等。
  按照习俗,泰国男性一生之中得要出家一次,一般为期三个月。泰国有句俗话:“男子如不为僧一次,则不得谓之人”,可见出家为僧不仅是一种习俗,也是评判个人行为之准则。对泰国人来说,出家是一个极重要的社会资历,影响个人的就业晋升和提薪。在泰国农村,如果一个男子不出家,则会遭人轻视,并被骂为“粗野人”,到了晚年仍不能得到村社人们本应该给予老人的尊敬。目前,泰国佛寺已达三百多所,僧侣30万人,寺童数万人,此外,一般的公司、饭店和学校都设有佛堂。社会保持尊师重教传统。规定完成义务教育是做僧侣的先决条件。在泰国,从小学到大学,佛经都是必修课程,长老是学校的名誉校长,有权调换、辞退不称职的教师。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必须举行佛教仪式,全体学生都得参加。
  
  三、华文教育
  
  泰国是东南亚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方,具体数字至今无人能够说清,由于华人泰人自由通婚,经过多少代人的繁衍生息,已经很难分辨出谁是华人谁是泰人,特别是在首都曼谷600多万的人口中至少有一半是华人后裔。因此华语作为泰国华侨华人以及华裔的必要语言,一直是人们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之并行的是华文教育也随之源远流长,虽然历经坎坷却始终未能中断且不断发展壮大。
  据文史记载,泰国的第一所华文教育学校产生在18世纪的80年代,在一个传教士学校开办了华文授课。到20世纪30年代,泰国华文教育非常活跃,据泰国教育部的统计,1938年有华文学校293家,到40年代末,当时注册的华文学校已达到426家。
  1992年,泰国政府对华文教育采取放宽开放政策:正式将华文列入英、法、德、日等外文同等地位进行教学;小学六年级可授课华文;成为中学外文选修课之一;放宽华文教师资格管制,准许聘用不识泰文的外籍教师教授华文。泰国政府的上述开放政策为华文教育发展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泰国大约有华文民办学校150所,各华文学校的学生多则千余人,少则数十人。泰国教育部2005年专门制定了汉语教学新政策,计划在2008年以前在泰国各地二千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目前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泰国首都曼谷在汉语教学方面更是走在全国前面,市政府正在推行在所有市属的435所中小学校普及汉语教学的计划,希望所有在校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在泰国,基础教育阶段人们喜欢在华校就读,因为华校教育质量好,比较容易考上大学;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人们才进入泰国政府开办的公立院校,因为这些大学有政府支持资金就比较宽裕,设备较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泰国上过华语学校就等于有过中国大陆的重点中学的经历,牌子较响,身份显著。
  为提高泰国中部中小学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泰国素攀孔子学院从2007年10月开始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所辖的中部各府共41所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100课时的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对参训教师进行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方面的训练,并结合参训教师自身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释疑解难;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学习记忆汉字、如何循序渐进地教授语法等作了示范。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南宁,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