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呼唤教师信任,渴望师生真诚

作者:郭 红




  平时表现不突出或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突然有一次考试成绩很好,或是作文写得很不错,或是某个活动中表现很优异。于是,其他同学可能不相信他的成绩是真实的,老师也表示不理解而产生怀疑。老师该如何对待这个学生,如何处理这样的教学问题呢?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生命集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鲜活的班集体。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在能力上都有无穷的潜力可以挖掘。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今天倡导的“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都体现了这一点。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只是通过学习成绩表征出来,例如,某个学生性格外向、活泼大方,他可能就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有的学生虽然比较内向,但他做事比较细致、爱钻研,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可能逻辑推理能力弱一些,而在组织文字、书面表达上有特长;有的学生虽然不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但他可能是位热心人,对于班级和同学的事情很关心,总是助人为乐,等等。
  因此,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类事情,首先要相信这个学生的表现,相信他是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如果了解并证实确是学生所为,那就不要吝惜老师的信任,要用老师的一颗真诚之心宽容地对待他、感动他,鼓励他用实际行动来改正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老师还可以主动给他帮助。比如,抽空给他补课,或是让他参加学生互助小组。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热心与关爱,相信他没有理由无动于衷。这就是感动的力量,是信任的力量。
  还有,当老师面对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猜疑这位同学时,您不能成为单纯的看客,如果您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团体的局外人,您就错了。因为,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生团体应该是一个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充满真诚、有着较强凝聚力的、团结的集体,而不是被分成几个小团体的结合体,也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把某个学生排斥在外的团体,而在这个里面,老师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著的。所以,如果您能够及时打断这些不礼貌的猜忌,在课堂上义正辞严地警示大家:“请大家安静!我不同意你们的议论,因为我知道某同学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而这次作文写得这么好,就是他努力的结果,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他的努力,并希望他会不断进步的。”然后,再把目光对准这位同学,真诚地指出:“老师想你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你还会更加努力,并不断取得进步,对不对?”面对此情此景,这位同学一定会感激涕零,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启迪:不能轻视同学,要信任同学,真诚对待他人。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最起码的条件,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信任也表现得很重要。老师要信任学生,学生也要信任老师,信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而猜疑是教学的大忌,老师应该用信任培育起学生积极学习的进取心。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不要吝惜您的表扬之词、赞誉之言、激励之语、宽容之心,把爱的阳光洒落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末了,我还想向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推荐一部电影:在您有空的时候,不妨看看美国影片《热血教师》。感受、感悟、感动之余,您会收获一份自信心:您的真诚和信任,一定能把一群“痞子”学生培养成材。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05级,上海,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