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分野辨析

作者:胡海桃




  【摘 要】 长期以来,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用导致了两者界线模糊,许多人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灌输教育。为此,从理论上区分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将能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 分野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人把灌输理解为一种生塞硬灌式的强制性教育手段,于是产生误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灌输教育。这种误解不仅曲解了灌输的本义,而且造成了不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制,进而引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怀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景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认真厘清被泛化了的灌输概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野,对于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灌输论的形成与内涵
  
  长期以来,灌输不仅在理论论证上有不足,而且在实践认识上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围绕灌输论的正反观点多如牛毛,可反对灌输的观点似乎在很多层面上占居了人心,那些为灌输正名的呼声总是悬挂在理论的高空中无法着陆,这也增加了灌输概念使用的误区。
  “灌输”,在俄语中直译为“充实”,在汉语字典中涵义是“输送”,指把水输送到缺水的地方去。后来,人们把它引用到教育学中来,意指把某种理论、思想和知识输送到人脑中去。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最早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对无产者的思想教育。他在1842年出版的《公有法典》中提出:“要往无产者的头脑里灌输真理:你有责任给无产者进行这一洗礼!”但是德萨米的观点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和教育万能论的基础之上的,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有着原则上的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个别场合向工人群众输送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意义上使用了“灌输”一词,但他们并没有把“灌输”作为无产阶级教育中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基本范畴明确地概括提炼出来。
  将灌输理论化系统化的是列宁。列宁通过《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1894)、《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1897)、《我们的纲领》(1899)、《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1902)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关于“灌输论”的思想,使“灌输论”日臻成熟和完善,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灌输论”的主要内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这是“灌输论”的根本前提;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占领思想阵地,向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这是“灌输论”的根本内容;灌输可以启发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觉悟,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所担负的先进革命任务,从而自觉地为实现自身历史使命而奋斗,这是灌输论的根本价值;对于怎么灌输这个问题,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1],“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分,又以宣传员的身分,既以鼓动员的身分,又以组织者的身分‘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也发展和丰富了这一科学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实践急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时期灌输的内容、任务以及形式也随之变化,但灌输教育要坚持灌输的基本理论原则:一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坚持把灌输作为一种原则而非仅仅是方法,坚持灌输形式的多样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这一概念从发生学上考察,源于“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两词。从《辞海》中,我们得知“教育”一词的含义:“广义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3]在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概念是1951年刘少奇在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最先提出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工作中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即思想性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性的思想工作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既融合了前两者的概念,又发展了自身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和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还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这些概念定义中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个方面。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仰性教育,是最为集中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认知性教育,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的思想方法和锐利的思想武器;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性教育,它依据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保障性教育,它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的法制和纪律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励性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政治教育是核心,思想教育是根本,道德教育是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前提。[4]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概念出现相对较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却早已存在,只是表现方式各异。杨威认为,原始宗教中就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原始宗教仪式举行的过程,就是一个维系氏族的精神基础和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5]。近现代西方国家开展的公民教育等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野
  
  自从杜威正式提出反对灌输之后,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有很多为灌输正名的,他们虽厘清了灌输的渊源,可并没有看到正因为被曲解的灌输教育篡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引发了关于灌输是非的论争。从层次、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对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区分,至少在理论上可以还它们清白。
  
  1.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不同
  由上文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其中的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帮助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