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课外阅读——学生作文语言的“源头活水”

作者:农文丽




  巴甫洛夫说过:“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作文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撑,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想也难以表现。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有了生动的语言就如同给你的文章添上漂亮的外衣。怎样才能让你的文章有漂亮的外衣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感悟语言,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语言的能力。下面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1.积累并感悟修饰的词语。使你的文章语言更传神
  
  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孩,如果不注意日常装扮,也会显得平常,甚至泯然于众。一篇文章语言也是如此,不管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么深刻透彻,如果缺少必要的修饰词语,同样会被人所忽略。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积累、感悟修饰词。在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名家佳作繁如珠贝,目不暇接,它们各具特色,或慷慨激昂,或缠绵悱恻,或气势蓬勃,或纤美入微,究其根本,原因之一不外乎用词之妙。像《红楼梦》中写人物的嘴唇的语句:刘姥姥吃了饭……砸嘴的道谢;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笑;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情景……咬指吐舌;周瑞家的四人听了凤姐儿念了,都吐舌头摇头儿;旺儿家的看着凤姐,凤姐便努嘴儿;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撅着嘴。如果去掉句中修饰动词,就不能表现刘姥姥何等的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就不能表现黛玉的矜持自得而又心底坦然;就不能表现门客仆从的焦虑不安而又措手不及;就不能表现周瑞家的四人惋惜失望而又无可奈何;就不能表现凤姐的自命不凡;就不能表现宝玉的故意顽皮。同学们在作文过程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语言的修饰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我们在平时,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感悟文章中的修饰语,那么,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语言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单一的会丰富,平淡的会奇诡,枯燥的会生动,抽象的会具体。如运用一系列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具有音乐美。如:“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2.积累并运用一些修辞,让你的作文语言更生动
  
  作文中,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它的运用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如比喻,最大的好处是使语言具有形象性,使读者对比喻的人或物可感、可想、可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刻画人物就多用比喻,如“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母夜叉”孙二娘。这些比喻不仅形象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征,有的还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今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生动的描写,在生活中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所以要能在作文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学生必须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注意积累,感悟、体会,使其生活化。积累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积累,我们的学生才会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如学生习作原文: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颗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改文: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又如谈“诚信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位同学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诚信是航船的巨帆,推动它驶向理想的彼岸;诚信是山鹰的双翅,托住它飞向成功的顶峰;诚信是我们的双腿,支撑我们站在世界上,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开拓、进取。”这样把“诚信”本给人以比较浅、比较淡的印象,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形象,且富有深刻性。
  
  3.背诵并运用充满哲理的诗词和名言警句,让你的作文语言更靓丽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就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会直接影响整篇文章,一些富有哲理的诗词和名言警句就是文章的亮点。如常常阅读背诵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冯梦龙的“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歌德的“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我们胸中充盈豪壮之气,潜移默化之下,作文时这种豪壮之气就会自然流露。所以注意对名言警句的积累、背诵,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运用,有时一句名言警句在作文语言上使语言生动简练,在思想上使思想深刻精辟,在打开文章思路引导文章思想上同样是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像学生习作《读书真好》中写道:“走进缤纷的书简,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文章引用古典诗词,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名言警句,经典诗词,是汉语中的精华,是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它简练、精辟、隽美、深刻,常使读者百读不厌,使文章语言增色,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极富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4.积累并采用多种句式,让你的作文语言更鲜活
  
  汉语句式多种多样,作用各异。问句引人注目,启发思考;整句工稳整齐,颇显气势;长句内涵丰厚,表达严密;短句简洁有力,节奏明快。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句式,使得语言表达灵活多变,错落有致,用于说理则更显机巧和周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费俊龙、聂海胜的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这里运用了反问句和陈述句,让人物形象更突出。所以在课外阅读时注意积累、体会、领悟不同的句式,然后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你的作文语言就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在同学的作文中只会用陈述句,而忽视了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的运用,使得整篇文章全是平铺直叙,呆板之极。其实只要采用多种句式来表达,你的文章语言马上就会鲜活起来。如学生习作《勤于收获》原文:终于在经历了一千多次失败之后,他发明了照亮千家万户的电灯,这不正说明了勤于收获的道理吗?改文:他终于在一千多次失败——不,是一千多次微小的收获之后,制造出了照亮千家万户的电灯。这个句式变换得很好,增强了表达的力度,揭示了文章的内涵。句式灵活多变,让你的作文语言富于感染力。
  语言是建筑文章大厦的材料,犹如一块块的砖头瓦块,少了它就什么也表达不出来。学生作文语言的源头活水来源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初中阶段应完成260万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有机地和写作相结合,要注意积累语言,体会、领悟它,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作者单位:八步区贺街镇双莲中学,广西 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