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希望教育:应对学生厌学的新路径

作者:张 玲 陈家麟




  【摘 要】 厌学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教育问题,是众多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属于积极内涵的希望理论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希望理论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积极的情绪体验、正性的认知以及良好的意志力。将希望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推进希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将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厌学现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希望 希望理论 厌学
  
  所谓厌学,即讨厌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人互动,获得知识增长和人格完善,而厌学的学生常常感到学校生活没意思,以致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厌学现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教育问题,是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有危害性的问题,也是众多家长和教师关注的头等问题。据一项对3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12%的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23%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21.3%的学生认为学校毫无吸引力[2]。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属于积极内涵的希望理论开始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运用希望理论,探讨对学生进行希望教育的问题,力图通过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其人格完善。
  
  一、希望理论概说
  
  希望是一个极为通俗的词汇,因而容易被人忽视。就现状而言,学者对希望理论的探索并不充分。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属于积极内涵的希望理论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希望理论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但也呈现出一些一致的观念,综合看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希望包含一种良好的认知能力,一种使个体维持自己朝某种目标进行活动的思想和信念。希望是一种以信任自己的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能帮助个体增强避免陷入各种问题的信心,同时还能帮助个体找到有效应对生活压力的途径[3]
  2.希望包含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Averill,Catlin和Chon认为希望是一种和个体的目标紧密相联系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个体的目标是可达到的、可控制的以及对个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并能为社会或道德所接受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就是希望[4]。由此可见,提高了学生的希望水平,也就是带给其应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3.希望可以带来个体实现愿望目标所需的意志力。斯奈德(Snyder)认为,希望包含“意志思想”,即个体认识到在实现愿望目标的过程中自己需要意志力[5]。因此,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希望,也就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
  由上可知,希望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良好的认知能力、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坚强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拥有巨大生命力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内在的正性力量。由此看来,如果将希望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推进希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将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厌学现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希望教育对缓解学生厌学的价值和意义
  
  1.希望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素质教育在矫枉应试教育的进程中,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但纵观教育的现实,应试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仍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选拔功能,以选拔淘汰为筛选目的,以考试为筛选手段,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筛选标准,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教学中的“知”而忽视学生的“思”;重视方法上的“灌”而忽视学习中的“乐”,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学情绪油然而生。而希望教育则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以学生发展的潜能为基础,注重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弱点,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和向着积极目标不断进取的精神。可见,希望教育是通过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进而在体验中达到学生的“乐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没有获得必需的情感体验,待到长大以后,就很难补上这一课了。因此,希望教育就是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实现“以情促学”。
  
  2.希望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现代心理学认为,希望既包含认知成分,同时也包含情绪成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希望是个体的愿望目标和个体的预料之间的联系的桥梁,当个体预料到目标是可达到的、可控制的、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社会或道德所接受时,就会在这种认知基础上产生希望这种调节力量,促使个体追求目标。也就是说,当学生意识到某种学习目标是可达到的,并对自己有意义时,将会产生希望,希望将成为使学生维持自己朝向某种学习目标的信念。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希望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情感可使人的机体各部分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从而使个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去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如果学生对某一件事情抱着希望,通常不会被动地等待着愿望来自动实现,他们一般会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因此,高希望水平的学生将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在面临挫折时,表现出更高的应对挫折的努力。
  
  3.希望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厌学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更和谐地发展。希望教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动机激发状态,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形成其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和健全人格。斯奈德的系列研究发现,高希望水平的孩子是快乐的孩子,他们将来也会成为更成功、更富有建设性的人[6]。斯奈德用他的《儿童希望水平自我报告量表》测出,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孩子,其希望得分与无助、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内控、自尊等积极情绪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高希望得分的儿童还倾向于表现更多的社会赞许行为。他还发现儿童在希望量表上的得分与智力量表上的得分没有相关,但却与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7]。因此,通过希望教育,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希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厌学现象的产生,最终促进学生更和谐地发展。所以说,对学生厌学现象而言,希望教育无疑是给了学生们一剂“预防针”。
  
  三、旨在提高学生希望水平的有效措施
  
  由上所述,通过希望理论对学生进行希望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