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新课程教育目标对泰勒原理的借鉴、吸收与超越
作者:曾 华
[关键词]泰勒原理 教育目标 新课程改革 借鉴吸收 超越
在课程史上,泰勒所确立的课程基本原理或课程设计模式是课程理论界影响最大、实践界应用最广的原理或模式。它使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状态的课程设计有了统一的参考模式,应当说,泰勒原理是课程理论研究所无法回避或跨越的。
一、泰勒原理中目标模式的基本涵义
泰勒原理又被称为“目标模式”。在泰勒看来,课程设计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结果的评价。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是,先确定一个一般目标,然后将一般目标划为更具体的特殊目标,再将特殊目标划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然后根据行为化的目标选择、组织和实施课程,并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对课程进行评价,从而为改进课程提供反馈信息。目标模式是建立在严格的“目标——手段”二分理性基础上的,评价者的任务就是判定目标中规定的学生行为实际实现的程度。
二、新课程的教育目标对泰勒原理的借鉴、吸收
泰勒原理中确定教育目标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研究,二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是学科专家的建议。联系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目标中对泰勒原理的借鉴、吸收。
1 新课程教育目标与泰勒原理确定的教育目标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泰勒原理认为,“我们只需把有关学生目前的状况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就可以发现教育上的需要,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让她们积极参与其中,专心处理他们所关注的事情,尤其是要学会如何有效地从事这类活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就要围绕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以学定教,回归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泰勒原理确定的教育目标都具有“社会性”。泰勒原理认为,“只要我们不把对社会生活的研究结果作为选择目标的唯一结果,而是把它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起来,并用大家公认的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加以甄别,就可以避免活动的合理性的指责”。泰勒原理强调教育目标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目标要融合科技、人文、宗教等因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课程结构中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独立走向社会前,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和社会交往技能。
3 新课程教育目标与泰勒原理确定的教育目标都强调来自于专家的建议。“泰勒指出,学校和学院的教科书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所撰写并主要反映了他们的观点。但同时由学科专家提出的教育目标往往太专门化,美国大多数学校往往都把学科专家的看法作为主要来源”。泰勒批评的这种确定教育目标的弊端在我国原来的课程设计中相当突出,但纲要中也突出了专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不可替代和忽视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专家在课程设计和编排中的重要作用。
三、新课程教育目标对泰勒原理的超越
1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行为目标”的超越。
泰勒原理单纯的“行为目标”的痕迹是比较明显的。在泰勒的模式中,目标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决定因素,又是开发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的规范,也是课程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泰勒采用了行为目标这一术语,行为目标克服了课程目标模糊性和随意性的缺陷,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戴维斯(1976)针对重结果的行为目标的观点是,以显性的行为来界定课程目标,可能会把那些不能转化为行为的内容排除在课程目标之外。”泰勒原理过分强调行为目标,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价值、世界观等内隐性的教育目标。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新课程不但要注重以往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的体验。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2 新课程“生成性、预设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预设性目标”的超越。
泰勒原理整个过程是机械的、线性的封闭体系,其教育目标也是“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泰勒认为,目标的预先确定本身表明了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目标规定性,围绕目标,我们必须计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要描述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质量控制的教学技术措施”。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成为整个课程的起点和归宿,虽然可以使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却容易使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按部就班,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容易丧失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预设性目标本身所具有的缺陷。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强调“预设性教育目标”和“生成性教育目标”的结合。教育目标的预设使我们在课程实施中不会毫无目的、杂乱无章,但在课程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多变的教育教学环境使我们有时不能固守既定的教育目标,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师运用教育的实践智慧灵活处理教学中的非预期事件,形成教学中有“生成性目标”的意识。“生成性目标”和“预设性目标”的结合,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充分发展。
3 新课程“结果性、体验性目标”对泰勒原理单纯“结果性目标”的超越
在泰勒原理中,学习经验的评价是指检查课程与教学的结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一过程只是关心目标实现的情况,而不关心目标的合理与否,且评价结果往往与学习者的等级确定相联系,追求质量控制和效率是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效率、理性、预定、秩序和控制是它的基本语境”。泰勒原理线性的结构决定了其预设性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课程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通过追求预设性的教育目标,用外显性的行为结果来表达学习所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是泰勒原理在课程评价阶段所追求的“结果性目标”。
新课程标准超越了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所有学科课程标准里,对课程目标的描述尽可能用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将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成“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进行表述。一方面,在“结果性目标”的知识维度上,有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在“结果性目标”的技能维度上,有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个层次。另一方面,在“体验性目标”的表述上,有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三个层次。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但注重了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结果性目标,也注重了一些体验性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