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于 萍
一、认真分析学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上好这门课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在当前,学生的生源状况决定着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效果。通常,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大都向重点中学流动,而大多数普通中等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也欠缺,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作为任课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做好“人师”的使命感去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利用自己做班主任的便利,坚持从学生一进校就做好鼓动工作,不管是入学后的思想教育,还是平时的班会、训话,我都鼓励学生把“现在”当作进入“有为人生”的转折点。在上课前,我不急于传授学科知识,而是专门安排两节左右的课时给学生调适干预,侧重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经过这样的鼓劲,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多了。我觉得分析学情,疏导学生学习心态是上好化学课的关键一步。
二、认真细致地备课,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出发,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
1 排查学生的知识基础,以求实原则备课
常言道:备课要抓两头,一头是学生,一头是教材。教材是静态的,学生是动态的,只有把握动态的学生的特点,才能突破静态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每次上课前,我在大体弄清学生的知识起点后,都注意在上课时去“就”学生。把他们学过的内容与当前要教的知识有联系的地方理顺一遍,才开始新课讲授。这样上下勾连,新旧贯通,学生学起来无陌生感,容易燃起求知的欲望。备课的时候,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按照中等偏下的学生的起点来设计,使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愿听愿学,听得懂也学得会;分层次教学是指在面向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的基础上,兼顾两头。对尖子生,在练习题上增加些有难度、可拓展的内容给他们练习,必要时“开小灶”,使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对学困生则设计一些与其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浅题让他们完成,使之每节课都学会一些基础知识,不致因学习内容太难而却步。
2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章节要点、难点,理清教学顺序
研究教材首先必须了解这门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分析这门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其次,还要理清课本内容的逻辑顺序,明确各部分内容与教学大纲的有机联系。例如化学平衡是学习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溶度积等知识的基础,只有把握了教材本身的知识脉络,懂得了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构成,前后联系,才能做到“教而有序”, “学而得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提纲擎领,纲举目张。再次,要深刻领会教材中依次出现的原理、结论、定义、公式、定律,及其推导的过程,须掌握的要点等。在此基础上,还应确定精讲或补充精选的例题。只有构成教材骨架才会有讲台上的从容镇定、灵活展开和通俗解说。
三、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灵活教法,遵循教学原则,是上好课的重要技术支撑
1 精心的导入
我常用的导入法有三种:一是复习导入法。这种方法很适合现在学生普遍基础较弱的状况。先复习“温故”为新授知识作铺垫,是导入最有效的方法。二是设疑导入法。这采用种方法符合因好奇而生疑,因生疑而思索、求知的学习心理,可谓是一举数得。如讲授硬水及其软化这一节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当你们在家用肥皂洗手时,在水面上有何现象?如有沉淀产生,那又是什么?”然后出示课题,由于学生急切盼望得到答案,求知欲望将会达到高峰。三是实验导人法。例如,在讲授“配合物”一节时,我先用硫酸铜溶液和浓氨水反应,让学生观察到有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然后,继续滴加浓氨水,使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消失,生成深蓝色的澄清溶液,从而引出配合物的讲授。这样的演示实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创设教学情境,遵循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坚持联系生活与实践,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盐的水解时,我先出示一瓶Na2CO3,让学生判别Na2CO3属于哪一种物质,它的酸碱性如何?大多数学生根据盐的一般规律,可能不加思索地回答为“中性”。此时我要求同学自己动手实验:在盛有Na2CO3的试管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颜色变红,然后得出与原先判断截然相反的结论:显碱性。这种参与实践的效果,让学生牢牢记住了盐类的水溶液不都是中性的结论。又如,在学习硬水软化这一节时,向学生展示一个结满水垢的水壶,提出问题:水壶里结的是什么?这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超级简单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正确。问题进一步深化:为什么水壶烧水时间长了会长水垢呢?水垢又是什么样的物质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把学生们带入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当中去,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性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学会交流、分享、互动,在一同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既欣赏自己,又尊重他人。因此,我把学生编成小组,引导其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概念时,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提出问题:对化合物在水溶液与熔化状态下的导电情况进行研究。提供的仪器药品有:电源、惰性电极、小烧杯、酒精灯、试管等;无水乙醇、氯化钠、硝酸钾、蔗糖、浓硫酸、氨水、醋酸。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知氯化钠、硝酸钾、氨水、醋酸、浓硫酸溶于水时水溶液能导电;硝酸钾在熔化状态下也能导电。而无水乙醇、蔗糖无论是溶于水的水溶液还是液态均不导电。这样自然地将它们分成了两类。得出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然后再进一步问:在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即电解质)其导电能力一样吗?并给出提前准备好的相同浓度的氯化钠、硝酸钾、氨水、醋酸和硫酸溶液。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得出:虽然都是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但导电能力不同。硝酸钾、氯化钠、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而醋酸和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弱。至此再问:为什么都是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其导电能力却有的强有的弱呢?通过小组讨论后得出:化合物自身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能导电的本质,而在水分子作用下或加热熔化是能导电的条件。但化合物自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有的多、有的少,自然导电能力就有区别。从而得出: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使之在实验探索与交流合作的氛围中逐渐对概念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实现了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3)概括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简洁的概括对学生的学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授完“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已理解了: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失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道理。此时可提炼为:得氧化降价;失电还原升价。又如,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总结为:弱水解,强显性;两强不水解,两弱便水解,越弱越水解。这样的小结,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能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4)反馈性原则。在规定时间内,课堂教学要取实效,必须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教师可以从回答、操作、练习、面部表情迅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由此得以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率、听课率和参与率。这样,课堂教学信息在教与学的双向对流中产生良性循环,自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要使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得到优化,一定要掌握学情,研究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教须有道,学而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