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陶行知的四块糖

作者:刘华昌 丁玉莲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对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观点众多,如: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社会机制的低效;德育的简单化;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矛盾冲突等。但是,“德育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对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正确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所以,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还是在教育者方面,包括教育者对德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过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德育的原则、途径、方法、时机把握不准;许多教育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完全靠个人心情好坏、爱好憎恶来处理德育中的事件等。
  例如,学生之间打骂吵架,是任何老师包括校内工作人员都遇见过、调解过或处理过的德育事件。然而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德育理念和方法,有的老师处理方法是叫人去通知班主任来,有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当场对两人一起严厉处罚,也有的老师不问缘由一味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打闹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事件处理的效果也相差很大,有的是学生继续打,不理老师;有的是暂时停止,老师走后继续闹;有的是表面停了,心里不服;有的是老师在与不在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变得虚伪;有的则心悦诚服,改过上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是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是如何进行德育的。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取得了对王友影响深远的德育效果,对王友同学的品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何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德育效果。
  首先,陶行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总是用心去感化每一个人。他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好校长,学生愿意听他的话。陶行知的教育对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权威性和易于接受性。但威信不是天生的,是在真诚的教育生活中点滴积累起来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作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关键是要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其次,陶行知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他是留洋博士,是教育家,懂得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恰当的教育。许多教师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往往缺乏、淡漠或意识不到德育的使命和责任,而只专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将德育的责任推给学校的领导、班主任。这都是对德育工作认识不清,缺少理论素养的表现。
  再次,我们具体看陶行知的四块糖所表现的高超的德育智慧。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送给王友,是因为他按时来到这里而奖他。这让准备挨训的王友惊疑不已,软化了王友可能的抵制心情,轻松了王友紧张的心态,拉近了双方的感情,使德育易于接受。人的道德行为是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的,只有道德情感的参与才能使学生对具体的道德行为产生喜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唤起他们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并将其个人内心道德活动的认知、动机、目的等转化为与道德规范、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情感体验,才能发展提高道德水平。所以,德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以心灵去感受心灵,是否能以情感赢得情感。缺乏情感沟通,或者说缺乏积极的情感沟通是当前德育低效的症结所在。陶行知第一步就在和善气氛中用真诚的谈话,靠融洽的感情进行情感德育。他同时为自己的迟到道歉,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王友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王友还在惊疑之中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是“你很尊重我”而“奖你”的,使王友“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这么做是启发王友要坚持基本的道德准则:做人要互相尊重。道德的核心就是尊重别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别人的,其道德水平一定高。陶行知的德育符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当陶行知看到王友用泥块砸别人时,当即斥责他,这是对他提出严格要求;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没有当场处罚他,这是充分尊重学生,不使他过于丢脸。我们现在的许多老师进行德育时,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耐心,看到学生犯错时性情火爆,抓来就处罚甚至体罚。这是把学生当物来管,没把学生当人来看,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因而效果不佳。
  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是奖励他的“正直善良”和“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奖的依据是“调查过了”。解决问题进行德育的第一个条件是要实事求是,不武断下结论,让学生心悦诚服。陶行知通过肯定王友的优点,运用疏导的办法来启发诱导王友自我反省认识错误。陶行知没有说一句道德说教的话,没有说你应该怎么做,只对王友同学的问题作出适当点评,激发他的内心体验,就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这说明,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选择,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内化,才能使道德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律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学生在认同的情况下自觉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变。
  陶行知通过第四块糖充分肯定了王友的认错改错的态度和行为,鼓励他有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贵在知错能改。陶行知对王友的认错及时给予正强化,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方向。现在,有的老师往往是学生犯错时急,做好了或改正了却认为是应该的,是正常的,不予理会,甚至视而不见,久而久之,道德要求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必然下降,导致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典型的观点:“只要不犯法和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缺乏高尚道德的理想和追求。特别要注意的是陶行知一直使用的是“奖”字,而不是“罚”字,是充分运用发扬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德育方法。另外,陶行知的谈话时机把握得很好,叫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让他有个反省的时间,而又没有延迟太久,体现了德育的适时性和及时性。只要达到德育目的,起到德育效果,谈话就适可而止,陶行知德育前后两三分钟就结束了谈话,决不罗唆。过度的罗唆会让学生反感,减弱德育效果。我们许多老师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就连旁观者都听腻了,这样的德育能起多大的实际效果,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