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阅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初探
作者:石爱国
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及描述的事物、事理有所感触、感悟、体验,使学生在作品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趟,从而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刺激学生阅读感悟的意识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提问。学问,学问,“学”应以“问”为先。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把握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变被动答题为主动提问。
2.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课标》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思考阅读,也可以查资料后阅读等),主动感悟文章内容。
3.让学生借鉴个体经验,在探究中感悟。在教学时教师要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答案和不同思维方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调动已有的经验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进而领悟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当文本激活了这些潜在的经验时,读者就会对文章有所感悟。抓住阅读的焦点,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大胆求异,引导探究,互相弥补认识、感悟、体验的不足,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新的发现。
二、营造学生阅读感悟的氛围
《课标》中明确指出:“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在阅读教学中应杜绝“一言堂”,教师的微笑、期待、鼓励、宽容,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切实地感受到一种信任与安全,师生彼此都敞开心扉,毫无顾忌,情感因有了真诚的内容而格外真切。如在教《祝福》时,有学生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很是反感,“怒其不争”。面对这样的想法,我们不应批评。于是我说:“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请你在学完全文后再说说你有没有新的看法。”结束时,他说:“祥林嫂的确是走投无路了。”正是这种民主的氛围,才使得学生敢于袒露这种真实的感悟过程。
三、选准阅读中的感悟点
何为“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要想有所“感悟”首先要有“感悟点”。一篇文章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让学生有所感悟的,选准阅读中的感悟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应由点到面引导学生逐步进入阅读、感悟、积累、提升的良性阅读轨道,培养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
1.以“词”作为感悟点。“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元素,高明的作家往往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寓于某些“词”中,阅读时抓住这些“词”,也就更容易感悟到文章的“真义”了。如教《荷塘月色》时,可以抓住“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一句提问:“其中的‘画’字能否换成‘印’字呢?”从而组织学生讨论:“印”字显得太逼真,而唯有“画”字能将月光下荷塘周围的那种朦胧写出来,而这种“朦胧”正与此时作者心中的“淡淡的”情感相契合。通过推敲用词的准确性,体会遣词造句的灵活性,可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文意,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
2.以“关键句”作为感悟点。读懂关键句在阅读过程中同样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教《报任安书》时,教师曾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名句发问,“司马迁就此一死,以捍卫做人的尊严,对一个封建士子而言难道不是重于泰山吗?”教师鼓励学生再读、体会,学生凭借充分的事实驳倒教师的发问:“不同的人心中的泰山是不一样的。”这是多么精辟的感悟啊!在与文字充分接触中感悟文意,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个性化感悟,多元性理解。
3.以“情感”作为感悟点。古人阅读讲究“披文入情”,“感怀以做人”,这样就可以激发读者产生相关的情绪,从有关文字中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教《父亲》时,教者可以这样轻轻地发问:“你落泪了吗,哪怕只是在心底?”此问触动了学生最敏感的情感神经,把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与学生的内心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内蕴的情感。
4.以“理”作为感悟点。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一种道理或树立一种理念,同样是阅读教学成功的一种标志。如教《直面苦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认真体会“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这句话的意思,谈谈对其中“理”的感悟。“潜心研文”“切己体察”,启发学生从疑惑到深思到顿悟的探究过程。一番感悟后,文章内容的震撼,哲理的撞击,会给学生以成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进行人生的理性思考,完善向上的人格。
阅读中的“感悟”,说到底就是学生对文章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是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意会。重视感悟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情感的体会。让学生边读边悟,通过揣摩作品的字词句章,分析文章的表辞内蕴,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从而与作者与作品主人公形成情与理的共鸣,与人类的情感智慧碰撞出火花,点亮人生的火炬,如此,学生在阅读时怎不与作品“情投意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