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如何正确看待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与随意性

作者:相 东




  准确并有效地把握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态的保证。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而且往往又会与随意性并存。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与随意性教学行为加以对比,不难发现,两者间存在着诸多共性,也存在某些差别。
  
  一、把握生成性教学资源,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1.音乐教师要瞄准时机,激活优质资源。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教师自身、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都可看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师生们围绕着音乐展开真情互动时,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在教师的诱发下,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被激起,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时,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就可以催生许多教学契机。教师要善于把握并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
  2.音乐教师要披沙拣金,精炼生成信息。教师在积极诱导学生在音乐中感觉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时,及时调控,并充分发挥音乐教师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生成是个性化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多种多样、形形色色,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视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师不能随波逐流,要有拨乱反正的胆识、要有取舍扬弃的智慧,要在课堂上不断锤炼,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3.音乐教师要延伸拓展,播撒资源种子。值得注意的是:“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要符合当时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要不然,即使“生成的内容”再精彩、再有创意,也失去意义。生成性资源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生成性资源也不是无节制的。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给学生一个惊喜的同时,要播撒资源的种子,创设一片新的艺术天地,培养孩子们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克服随意性教学行为,净化音乐课堂教学
  
  由于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检测标准,有无成绩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看出。这样一来,也就使许多不负责任的教师教起来很随便,没有一个长远的培养目标,有的教师甚至连一个短期的培养目标都没有,课前不准备,上课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更有甚者,音乐教师凭着一台录音机,一盘教学磁带,让学生看着书,跟随范唱带反复听、反复唱,六、七遍下来,一节课就差不多了。音乐教师的随意性带来学生的随意性,学生在音乐课上写其他学科作业、其他学科教师借用音乐课进行补课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了。如此,音乐课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了。
  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对有效改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态起着重要作用。一节好课首先要重视课程设计,在设计一节音乐课时,一定要遵循音乐学科规律。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三、对比生成性与随意性,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生成性教学资源与教学随意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仍可区分。我们首先要分清生成性与随意性对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及影响。生成性教育资源对音乐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活跃了音乐课堂气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随意性教学行为,常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追求,给音乐课堂带来不安定因素。
  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提高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认识,对比生成性与随意性的不同,灵活地将生成性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克服随意性教学行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活跃快乐、健康充实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