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让历史科学探究引领学生成长

作者:许中华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中学历史科教学而言,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还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启开学生心智的大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探究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在上课伊始出示或讲授一些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素材,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是一堂历史课导入时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首先向学生出示一组材料:①1865年林肯被刺,该消息一个月后才传到欧洲;②1963年肯尼迪被刺,该消息当天传到欧洲;③1982年里根被刺,该情景被进行现场直播。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唤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提出问题:同是美国总统遇刺,为什么消息传播得愈来愈快?这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由此引入许多问题。再如高一年级中的“文化大革命”这一单元的探究课,教师在揭示课题后若能出示当年文革时期的实物,让学生自由提问,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一下子会冒出好多问题:这场运动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发展的?最严重的时候是什么的场景?学生们把心中未知的谜团通通释放出来。这时候,教师不应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学生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对于没有价值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不必急于否定,而应该把他们的问题一一板书,再提醒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不值得探究,不能探究。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问题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为以后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方向。
  2.营造问题氛围。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例如《新航路开辟》一课,学生提出了这一运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等假设后,教师应紧接着提醒学生如何来验证假设,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这是什么推动?为什么打击?怎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考虑,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适时的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在这种研讨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对学生的一些突发奇想要表示认可,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学生创新的因子,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课后延伸问题。一节历史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有些问题根本无法或来不及在课堂上研究,有些问题只有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才会产生。因此,在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留有时间给学生发表新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到课外去自行探究。例如在《英国工业革命》一课,在学生们探究知道了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后,教师应告诉学生不要满足于已知的问题,要使学生明白探索是无止境的,鼓励学生把来不及探究的问题留到课后去,如从历史发展观方面思考工业革命和它的关系,怎样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探究作为一种本能,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要去学习的事物——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他们是天生的“讨厌的”提问者、“可气的”拆卸者、“可恶的”的破坏者、“可恨的”涂画者和“烦人的”嚷嚷者。但这种宝贵的问题意识往往会由于成人的介入而被打断、改变甚至压抑了,而反过来需要我们的历史教育去培养。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并特别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得到丰富,并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实,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给学生留一些自由探究的时间。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但不能光围绕这些“太阳”公转,还要给学生自转的时间,才能保护他们稚嫩的探究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探究也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声音,老师也像对教材一样认真对待,认真倾听着。如初三年级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探究课,但我考虑到学生对世界和平认识的重要性,我让学生开展了一个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探究活动,学生提出了诸如世界大战是不是可以避免的、维护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地区动荡与世界和平的关系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多多。
  
  三、激励评价,深化探究
  
  “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正如常言道“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有“造血功能”。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联系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怎样做。例如:在学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后,有学生提出这样一道材料题供全体同学讨论:材料一: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增长有5%~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则上升到60%,20世纪80年代后则达到80%。材料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同时也由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黄金时代”。问:(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实?(2)这两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启示?这一环节的设计,说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知识的引申和知行的统一。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进行观察,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们对所提问题的研究程度,若将历史探究过程浓缩,则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搜集整理信息——思维加工作出解释——表达陈述。在上述六个环节中,第一、二两个环节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后四个环节,这时的评价起到了保护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教师可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准确,思考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恰当,提问是否大胆有创意有价值等。但要遵循以鼓励性的积极评价和过程性的发展评价为主,注意评价语言的表达,充分尊重不同的声音,允许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和问题。总之,历史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学习表现等,进而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