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齐心协力带好“后进班”

作者:黄 奕




  “后进班”的教育与学习成绩,历来都是学校班主任最下功夫的问题,也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随着2008年高考的结束及2009年高三备考工作的开始,老师们又在探索和总结这个层次的学生教育教学问题。“后进班”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要班主任、班集体和科任老师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从班主任角度看,必须抓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工作。我校06届(13)班入学时是个基础薄弱的班级,入学分数为年级14个班中倒数第三;学生不团结,学风纪律都很差;学校各项活动从来都是榜上无名。根据这种情况,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树立信心上,告诉学生“不志强者智不达”的道理,并不急于定下目标,只要求他们尽力听课、尽力做练习、尽力思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到高三后,进行目标管理,每个人都定下目标,甚至每次大考前都要订下具体目标,考后要找出与目标的差距,鼓励他们咬着目标不放松。
  二是注重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这种班级的学生不大喜欢讲大道理,我常常用故事的形式来教育他们。真正从内心里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才会有动力,才会主动去求知,持久地注重学习。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从一些细节人手帮助他们改正不足。“后进生”主要是“后进”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做作业时,不少同学遇到难题就放弃,我就告诉他们如何迎难而上,什么时候向老师请教,什么时候向同学请教。我还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临考前,不少媒体到班上拍摄,我就“连哄带骗”举例子,暗示他们被拍摄的班级都会考得不错。每科考试进场前,我们班同学都聚在一起高喊口号,以此来激励自己。
  四是班主任一定要有“磨功”。一是“磨听课”,同样的内容,科任老师在我们班都要多讲几遍。二是“磨作业”,三是“磨思想”。我向学生保证不占用晚自习找他们谈话,课间休息及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就是找学生谈话的时间,最后一个学期我和学生一起吃快餐,挤出时间与学生沟通。班上一位同学有一段时间心烦,看不下书,成绩直线下降。在交谈中我发现他父母关系不好,我就教他充当桥梁的角色,去调解父母的关系,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位同学丢掉了包袱,最后在高考中考了600多分。
  回顾往事,我觉得班主任的经历就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流了不知多少汗水和泪水”,对孩子的教育应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展现你的人格魅力。
  从学生方面看,越到备考的关键时期,越要发挥三个群体的作用。一是班干群体,这是班级的榜样、楷模,也是最有影响力的部分,特别是成绩落后的学生更关注和参照这个群体。二是科代表群体,科代表不但要有组织能力,更要有知识技能,还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他们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骨干。三是学习小组组长,这是学生学习的直接监督者,这样班里就形成了人与人、组与组竞争的局面,一人带动多人,互帮互学蔚然成风。
  从科任老师方面看,班主任应能协调好各学科的关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考需要大家通力合作,有一科落后,这个班就考不好。有两次模拟考,我们班的数学都排在年级最后一名,一有空我就要求学生倾斜于数学,还安排挤出时间给数学科。我特别感动的是:卢老师、陆老师都是班主任,自身工作繁忙,但我们班上随时有求他们都必应。赵老师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她住在校外,可是班级有需要,她总是及时赶回来。黄老师跨两个年级教学任务重,还主动提出周六晚上回校辅导学生。钟老师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辅导室里。没有科任老师的精诚团结,就没有13班的成绩。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成绩“不应是偶然成功和侥幸所得,而应是兢兢业业的探索,是对所做事情与所得结果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这种“依存关系的研究”,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