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语文教学由何始

作者:田 力




  前不久执教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文章讲述了一位种树能手的故事。种树能手郭橐驼种的树“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当时长安权贵和卖果者争相购买。有人问其缘由,郭橐驼则曰:“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顺应树木的生长规律,促使其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正是他植树高人一等的根本原因。
  郭橐驼所为看似简单,其实简单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他没有像其他植树者那样频繁地松土、施肥、剪枝,而是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树木能“顺其性”尽情地健康成长。教学之后总觉得其中有些让人玩味的东西,以此观照我们的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可以见到以下两种情形。
  一种是教师执行教材、完成课程为中心。教师对教学的准备,不是以学生而是以教材为基点,并据此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的流程和课堂环节的设计。一切都在围着教材和教师转,学生成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材讲授任务的配角。教师也没有仔细考量:学生对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已经有了多少了解,他们走进课堂期待获得哪些知识,希望教师讲解什么,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是针对哪些学生的。在学生的心中,学习是他们的事,教学是老师的事,教和学永远是两张皮。
  另一种情形是有意无意地营造看似热闹的伪课堂。特别是提倡新观念以来,一些教师似乎改革了许多。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学生们三五成群讨论,探究热情高涨,似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一节课下来。气氛活跃了,热闹也有了,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少印迹。课程有错吗?没有,方法有错吗?没有。有错的是人。这些教师上课时,并没有考虑过学生,也没有为学生做什么准备。若言其有,恐怕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配合教师,把课堂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样的课看似热闹,其实浮华。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识字和阅读的基础,他们是带着对所学课文或多或少的体验、感受走进语文课堂的。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人生阅历、增加他们的思想深度。一堂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说了什么,也不是学生说了什么,而是这节课让学生的心智有所收获,生命得到成长。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项链》。
  教师在课堂教学引入课题后,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静静地阅读作品,在学生对作品有了充分感受后,教师让学生现场作业,每个人用教师规定的句式写一句话: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这是一篇——的小说(空缺处填写有关作品人物形象、作品结构、写法特点、作品背景等)。然后让学生现场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比较句子表达得是否规范、准确和有创意,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句子表达通顺、准确、生动和深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收集汇总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整理,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现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有代表性的见解和学生共同的疑难集中起来,以备课堂教学使用。如此,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既对学生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也使后续的教学有了很强的针对性,不仅使课堂的焦点设计目标更明确,而且使课堂的操作避免了无谓的重复。
  老师为大家讲述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老师用低沉的语调、满怀感情讲述: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裨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在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述,感受着大脑中的电影画面之时,教师又伴着《二泉映月》的音乐旋律满怀深情地朗诵诗作。画面、音乐、诗情……学生被深深感染了,教室里甚至有了低泣声。
  学生对古典诗歌是隔膜的。隔膜于语言,更隔膜于那个时代,隔膜于那个时代诗人的感情。不让学生进入彼情彼感的诗人内心世界,走入诗歌内部,就无法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诗歌鉴赏。这个导人设计无论是情境的描述,意境的再现,还是声情并茂的朗诵,都着眼于学生的情智水平,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意境之中。这里没有灌输,没有强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水到渠成。在这里,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被触发,成了课堂教学的起点。
  语文教学为了什么?为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奠基。语文课的起始处就应该是学生生命的增长点。当语文教学对学生丝毫不起作用之际,就是语文教师的失败之时。判断一节语文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说,那就是看学生的情智落差。成功有效的语文课教学,不应仅是教师尽情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也不是为了表演给外人观赏而讨论、活动的花架子,而是使学生的情智得到发展。课堂形成了情知落差,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切,教师就必须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将课堂的起点真正对准学生的情知水平,有的放矢。
  郭橐驼云:“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曰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优之:故不我若也。”一切教育都应遵循人的成长、发展“本性”,不可越俎代庖,也不能拔苗助长。语文教学的起点,应该始自学生的情智已知和未知的结合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