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校园名人”岂能仅仅是风景

作者:贾宪章




  时下,许多学校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校园里“每一棵草会说话,每一面墙会育人”。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把许多“名人”请进自己的校园来,要么悬挂“名人画像”,要么张贴“名人名言”,要么建造“名人雕像”……或借助其深邃的目光,或凭借其哲理的语言,让校园文化内涵得以丰富,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警示、启发和激励。但和这些“美好初衷”背道而驰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新鲜感的淡化,这些“名人”悄悄异变成师生们熟视无睹的装饰品,其教育作用不断弱化。
  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校园名人”过于“年迈”,与洋溢着童趣的校园现实格格不入,“代沟”痕迹明显,或者是无法激发师生相知相识的兴趣,或者是让师生滋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只好“敬而远之”。二是大多“校园名人”过于“宁静”,和活泼快捷的管理状况难以融合。要么是“名人效应”无法满足管理者一蹴而就的设想,要么是管理者“一请了之”的念头让这些“名人”有名无实,自身魅力难以展现,只好如风景般寂寞于一旁……作为管理者必须尽快走出“名人进校园”的误区,避免此种尴尬在校园里出现。
  首先,必须练好“挑选功夫”。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多用心思了解师生们的“名人情结”,让走进校园的“名人”能真正满足其兴趣、爱好、知识等各种内在的需求;更须准确把握校园教育不同环节的育人目标,对各类“名人”精心筛选,使之适合各种环节,各种因素互相支持、激励和升华,这样的“名人”才会自然走进校园,成为参与其中的一员。挑选“名人”时,必须贴近师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他们感兴趣的莫过于自己周围的、比较熟悉的人或事:校园里的三好学生、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竞赛能手;自己小区里的老革命、老专家、活雷锋等。这些榜样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倍感亲切,极易产生求知求教的兴趣点,并乐于接受他们。这样的“名人”才会在育人活动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其次,必须做足“渗透文章”。一是细心雕琢“静态篇章”,在校园不同的功能区内让“名人”们对号入座:阅览室里,让李白、杜甫、范仲淹、周恩来等时刻用充满文化神韵的目光提醒学生“读书为报国”;在各种艺体训练房里,请聂耳、冼星海、荣国团等“名人”去监督学生,时刻不忘为民族的崛起而勤奋、拼搏;实验室里、科技室里,可以让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华罗庚、陈景润等人和学生一起来探索,一起去试验……真正发挥其激励、引导、督促的育人职能。二是精心设计“动态段落”,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巧妙渗透“名人效应”:在名人画像下赠送他的治学名言,在伟人塑像前举行主题故事会,和“榜样”一起举手宣誓……让“校园名人”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真正成为聚光点和闪光点。同时,也要动态关注师生对“校园名人”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名人的参与频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名人进校园”必须从不同校园教育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和运用,不仅要做到“客随主愿”,更要做到“客随主便”。既要考虑到师生的自身因素,请到他们可接受、可善待的“名人”;又要考虑到校园管理的实际,请到可以融入、推动育人实践的“名人”,使之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器”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粘合剂”,而不应仅仅是一道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