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大众教育价值取向对新课改的影响
作者:刘雪冰
[关键词]大众教育价值取向 新课改 功利性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点就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即由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本位转向与个人本位的融合。相应的,课程目标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更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沟通,教学方法更着重学生的主动建构。但在具体实施中,纵然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课改的推行仍然遇到重重阻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改变仅仅局限在教育界内。课程改革作为一种社会变革,不仅是教育范围内的变革,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支持,只有大众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它才能顺利进行。应当明确的是,本文的“大众”指的是区别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类与教育间接相关的主体,并不具有量的限定。
一、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
1 继承性。教育的实质在于对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继承。如儒家的教育思想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除了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外,根本原因是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道能充分体现教育的实际价值,符合大众对教育的诉求,因而在经历了千年的考验后,仍历久弥新,而且在全世界流传更广。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继承性也可以理解为稳定性、持久性,在发生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它作为人的一种思维或行为定势,必然会对改革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2 功利性。我国古代的教育作为传播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凸显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在国家主体追求教育工具价值的同时,民众的教育价值选择同样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学也,禄在其中矣”,就体现了中国古代民众接受教育的功利性动机。而科举考试可以说把这种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推向了极致。很多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道出了莘莘学子的共同心声。现阶段,人们对各种资格考试趋之若鹜,各类资格证书被视为取得高官厚禄的筹码,其实质就是对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的诉求。
二、影响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1 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教育一直是政治的附庸,统治者把教育作为传播其思想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工具,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教育政治价值取向的真实表述。这种“国家意志”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大众的教育价值取向,因为它通过政策、法令、行政条文等形式去引导大众向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人们普遍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个体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依存于国家主体的。随着民主政治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价值观也将相应地由强调“社会本位”转向与“个人本位”之间的融合,大众的教育价值取向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更关注的是通过教育促进自身的发展。
2 经济制度。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方式。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强调宗法制度、重视家庭利益,个体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为家庭、家族、阶级乃至国家谋求某种利益的过程中,发展个体潜能、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价值取向被完全掩盖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对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日益凸显,通过教育“学而优”不一定去从“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背景下、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人们又更多地关注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差距,以能否获得高官厚禄作为教育投资成败的标准。这种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仍是今天社会大众的主流取向。
3 主流文化。如果说政治、经济对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外显的、变化的,那么主流文化对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则是内隐的、稳定的,它并不以强硬的手段去左右人的价值观念,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中华主流文化注重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宗法制度,缺少的是对人性的关怀,使得追求个体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显得很狭隘,但这也恰恰是我国教育缺失的。当然,主流文化对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对于现阶段乃至未来中国的教育无疑是不竭的动力。
三、大众教育价值取向对新课改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变革的就是人的教育观念,而基于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它在改革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大惰性,其消极影响必然阻碍新课改的进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基于大众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人们对教育投资往往寄托了较高期望,似乎孩子的未来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教育的投入。于是家长们纷纷托关系、找熟人,不惜花高昂的择校费让孩子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不少家长还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奥数班、英语班、钢琴班等等,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种经济上和情感上的高投入无疑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当孩子们肩负着家长的殷殷期望,每天沉浮在题海中,辗转在各种补习班间,他们又怎么能无忧无虑、健康地成长?当教育回报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时候,人们就会对教育的价值和公信力产生怀疑了。
2 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在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影响下,人们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就是升学率的高低。经济状况好或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好的学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则可以利用择校费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和优秀的师资。此外,政府为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也将学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对于重点学校,政府加大投入,集中优秀生源和优秀教师,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升学率自然较高。而对非重点学校来说,生源不足且不好,教育教学设施陈旧,教师队伍不稳定,升学率很难提高。这就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加剧教育者狭隘的竞争意识。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的场所也毫无例外地感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当大众仍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唯一评价标准时,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显得很无奈,除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似乎别无选择。学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只重视考试和分数,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情感、个性、心理的发展,无法将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
四、关于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大众的认识水平是制约大众教育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认识水平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发展过程,它有待于整体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善。当教育的技术水平和现实社会条件使升学不再成为学生最沉重的负担,大众的教育价值取向才可能发生巨大转变,才能认识到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满足人的求知、增智、提高素质。大众合理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试图让大众一下子就理解新课改的理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大众之间的沟通,学校作为三者最好的沟通桥梁,应该起到新理论的实践者、引领者的作用。
同时,相对于国家主体的教育价值取向,大众的教育价值取向可能是最容易被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所忽视的,因此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学校、教师身上,更应该考虑如何赢得大众的认可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