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儿童道德社会化:基于小学情境的研究

作者:杜文婷




  [摘要]儿童期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在儿童道德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情境下,儿童道德社会化影响因素包括教师、同辈群体、社会等方面。
  [关键词]儿童道德社会化小学
  
  一、儿童道德社会化特殊性分析
   一个人道德的发展与完善,从实质上说就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自然成熟的,而是教育促进的。
  个体道德的社会化涉及诸多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个体道德社会化可划分为儿童期、青少年时期以及继续社会化成人期三个阶段。其中小学生所经历的6~12岁为儿童期,是道德形成的早期阶段。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变的过程。在他律阶段(6~8岁),儿童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肤浅的,只能简单地根据某种结果来判断道德规范的善恶性质,他们的道德判断很容易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中,儿童对道德规范的认识逐渐深刻起来,并逐渐学会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中判断道德规范的善恶性质。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性更多地体现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在道德选择和接受道德规范上表现出极大的困惑性和被动性。由于他们把道德理解为规则和人们期望的总和,所以更易于服从外部的权威,道德社会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对社会道德价值系统的适应和选择。由于这种适应和选择可能导致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必须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因为学校具有道德社会化内容的选择性,学校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把符合社会要求的信息加以传递和保存;学校道德社会化具有系统性,这种系统性表现在内容的系统性和社会化方式的系统性上,这种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的社会化作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校社会化组织性程度比较高,这种组织是使儿童的能力社会化的环境。所以要十分重视学校在儿童道德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情境中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在学校情境中,儿童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教师教化、同辈群体影响和个体内化。
  1 教师的教化。在早期的学校生活中,由于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儿童早期的道德社会化往往被纳入强制性的轨道,这种强制性的社会化主要是教师的教化。在学校里,作为社会化主要承担者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把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并告诉学生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让他们对道德判断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在学校里,学生个体道德规范的习得之所以会被插上强制性的标签,主要是因为学生有学习压力的存在。刚开始学生在学习道德规范和习得道德行为时,往往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的。学生不想做或做不好,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惩罚与批评,做好了可以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不得不做出得到老师认可的行为,以获得表扬并融入群体。这样一来,自己不想做、不习惯的行为也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势而形成了行为习惯,外在的道德规范也就植入了学生心中,某一种道德行为就产生了。
  2 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在儿童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群体。根据美国心理学界的研究,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喜欢家庭外的行为系统超过家庭内的行为系统。于是,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超越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并最终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因此,家庭外的环境,特别是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在学校生活中,由于在年龄、成熟程度以及经验上相差不大,由于没有了家长的教导、教师的教化,儿童生活相对轻松,无拘无束,最容易结成同辈群体。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通过群体舆论实现,舆论体现着群体对所属成员的要求——群体规范。同辈群体就是通过群体规范和群体评价对儿童道德社会化起作用的。如果群体规范是符合主流道德文化的,那就能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发展;如果这个规范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那它将对儿童道德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
  3 个体的内化。在小学情境里,教师教化和同辈群体影响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个体内化。某一个个体是否完成了道德的社会化,最明显的特征或最主要的根据就是个体能够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适应。如果某一个个体没有行为选择的自主性,就会不得不或不敢做出某些行为,这说明这些行为是外部强制的结果,不是自愿的行为,道德规范还没有纳入他的心中。儿童实现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是观察模仿学习、认知加工、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在学校环境中,这种心理机制不但强调教师和同辈群体在儿童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儿童自我选择的作用。即儿童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不仅是受到老师和同辈的影响,也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主选择来的。
  
  三、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
  
  根据以上分析,学校教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和完善儿童道德的社会化。
  1 创设“真诚性”的对话情境。道德是生命主体间达成的共识,道德教育便是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对话强调师生间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美好的理想,让学生觉得老师要求的道德规范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说教。当前,学校德育面临一个多元道德观念冲突的环境,由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性,老师不得不净化和阻塞一些不良信息,只向学生传授一元化的高尚美德,以对学生实施正面的影响,即使是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也面不改色。但是一旦学生“清醒”时,老师将失去学生的信任,“真诚”的对话就不再存在。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用正面的信息影响学生,而且也要善于用反面的信息教育学生,既让学生形成美德,也让学生提高警惕,并且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老师的影响,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提高教育的效果。
  2 注意教师的榜样示范。在小学,儿童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化和督导来学习和接受道德规范。在道德认识上,学生常常以教师的道德判断为标准,凡受到教师鼓励和表扬的行为就是有道德的行为;在道德评价方面,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缺少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道德规范成了道德规范唯一的尺度,教师的道德行为也成了他们主要模仿的对象。由于儿童在道德社会化中,很容易受到教师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
  3 充分利用同辈群体的引导作用。学生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由父母、长辈、教师,以及其他成人所组成的成人世界,一个是由他们的同辈群体所组成的学生世界。尽管在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成人世界有着巨大影响,但也必须借助一定同辈群体作为纽带和桥梁才能顺利完成。同辈群体所形成的亚文化不仅为学生道德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也为他们提供各种交际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但同辈群体的不良现象也同样会给学生不利的道德影响,所以在儿童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利用好先进同辈群体的引导作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充分地调动少先队这样一个具有同辈群体特征的先进组织的作用,增加它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从而为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文化上的支撑。
  4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是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但是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综合各种因素形成的。在道德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所以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要有机结合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整合起来。
  总之,儿童早期道德社会化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儿童以后道德社会化的大部分发展状况。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或环境影响因素,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自己在儿童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的道德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