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四自”心理

作者:严卫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起着主要作用的因素。在相同条件和背景下,有的教师之所以能驶上“快车道”,而有的教师却总是走不出“高原”,徘徊不前,甚至不进却退,还在于主观上的不作为,或是自满心理、或是自卑心理、或是自傲心理、或是自庸心理。
  
  1 安于现状的“自满心理”
  
  个案:章老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没几年就站稳了脚跟,所带班级成绩在年级中确保名列前茅,在评优课中曾获得大奖,所写文章屡次发表,很快地他评到了中一和中高职称。按照他的学识和才能,将来肯定是“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前途一片光明,各类荣誉称号唾手可得。但自那时起,他开始变得懒惰起来,在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管理等方面都逐渐变得落伍了,与他的真实水平格格不入,领导和同行都为他惋惜,但他却觉得心安理得。他的“逻辑”是人生苦短,还不如潇洒走一回,名利乃身外之物,犯不着为此而“折腰”,为此而“争先恐后”,争名夺利,这点工资虽发不了财,但也能养活老小,因此别无他求,唯有身体健康才是最大财富。平时看看报、下下棋、聊聊天,再也没有往日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症状:这类教师的共性在于安于现状,甘愿平凡,总觉得自己“虽比上不足,但比下却有余”。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觉得做教师衣食无忧,于是自我满足和陶醉。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凡事与世无争,只求太太平平,安安稳稳。于是,悠哉游哉,知足常乐,所教学生成绩好也罢,学生成绩差也无所谓,领导表扬不激动,领导批评不生气,“我走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光道”。
  处方:理想是前进的指路明灯,学校领导要对这类教师进行理想、情操和信念教育,唤醒教师的上进潜能,激活其麻木的心智,使其确立远大理想,并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而孜孜以求。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上进意识,给自己定好位,设计成长目标,描绘成长蓝图,孜孜以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 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
  
  个案:武老师虽算不上老教师,但已有三年的教龄,期中考试后,初三的一位教师请产假,学校决定让武老师去锻炼一下,接替初三的课程兼班主任。武老师听到要她教初三毕业班,头摇得像“拨浪鼓”,说自己能力和水平不行,生怕没有这样的能耐而出丑,最终还是错过了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无独有偶,为迎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某校领导准备启用新人,让朱老师去闯一闯,最好能捧个奖回来,为学校扬名,给自己争光。哪知道朱老师听说要到其他学校借班上课,还要写教学反思,吓得六神无主,凭自己的水平能脱颖而出吗?经过再三考虑,朱老师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症状:这类教师往往自感底气不足,贪生怕死,凡事畏首畏尾,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自己与优秀教师相差太远,不是成才的料。于是在实际工作中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不愿冲锋陷阵,不敢做“出檐椽子”,即使明知自己行也说不行,明知自己能干好也不敢毛遂自荐。领导让他们去参加比赛,或者委于重任总会百般推辞。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有信心的人,由于缺乏自信,总是与成功擦肩而过,最终成就不了大事。
  处方: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在自信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成功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如此螺旋上升,蛋糕越做越大,在成功的基础上成就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闯关,就永远只能望洋兴叹。学校领导要善于给教师鼓气加油,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在平时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校级练兵和比赛活动,为教师的成功搭建平台。低起点、小步子,让教师尝试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满足,由此不断增强自信心。
  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教师要有敢立潮头、勇于争先的胆识和勇气,不做懦夫,不当逃兵,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才能,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从点滴小成功做起,凡事要敢闯、敢拼、敢于进取,不当教书匠。
  
  3 自以为是的“自傲心理”
  
  个案:华老师虽各方面能力不算突出,但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在他的眼里别人都不如他,于是处处抓别人的“小辫子”,乐衷于给别人“找刺”。在他的眼里,领导的决策都是不科学、不明智的,漏洞百出,于是“鸡蛋里挑骨头”,横竖不是;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其他教师都孤陋寡闻,一无是处,唯有自己才十全十美。领导和同行批评他,他总是一副不服气的德性,“批评不得,表扬不起”。长此以往,领导自然不会看中他,同事也就疏远他。“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于得不到领导赏识和同事的帮助与提携,该教师进展缓慢。
  症状:这类教师的特点是目中无人,夜郎自大,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凡事不比别人差。“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反而叮铛响”,他们总喜欢对他人指手划脚,百般挑剔,万般责难。别人帮助他们指出缺点错误却从不肯虚心接受,还得理不饶人。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各方矛盾重重,渐渐地,即使别人明知他们有错也“睁一眼,闭一眼”,不愿意帮助他们,最后落得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处方:学校领导对这类教师要实行“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对于他们咄咄逼人的气势不妥协,不怕碰“钉子”,敢于据理力争,杀住他们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找个适当的时机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坦诚交换自己的看法,适当给他们“降温”,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估量。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作为教师要抱着谦虚的心态,要有一颗宽大的心胸,善于倾听别人的劝说,听得进他人不同的意见。
  
  4 甘愿落后的“自庸心理”
  
  个案:瞿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早已“看破红尘”。每次学生成绩公布,他所教班级的成绩总是倒数第一,多次构成“重大教学质量事故”。对于领导的批评,他无动于衷,不放在心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放得下、想得通、看得开”,在同行面前他恬不知耻地说:“没有我的落后哪有你们的先进”,看上起十分光荣和得意的样子。
  症状:这类教师鼠目寸光,胸无大志,没有追求,没有干劲、缺乏上进心理,整天浑浑噩噩,以混日子为生。教学上从不钻研和探究,甚至还时不时地出现知识性错误。没有投入哪有产出,教学成绩在年级中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注定了没有任何成就和出息。
  处方:“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学校领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通过深入持久的攻心战,对其循循善诱,唤醒他们的羞耻意识,摆脱庸庸碌碌、不求上进的“无为”思想,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为学生、家长、学校负责的思想勤勉工作,不拖学校后腿,不误人子弟,不自毁前程,确立起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 “人要脸,树要皮”,教师虽不能人人都出人头地,但决不能自甘堕落,乐做庸人。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否则会让人耻笑,被别人看不起,终究失去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