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期

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吗

作者:王建华




  前不久,一位跑销售的朋友神色紧张地到医院来找我,说自己得了肝炎,让我帮助联系住院。原来,和他常在一起聚餐的一位哥们最近因肝炎住进了医院,随后他也到医院化验肝功能,转氨酶中有一项明显增高,他想这回肝炎是确定无疑了。我让他再全面化验一下各种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记物,结果全部阴性,腹部B超显示:重度脂肪肝。结合他体型肥胖并长期酗酒的情况,最后诊断是酒精性脂肪肝(重度),建议他今后要戒酒、运动、减肥。摘掉了病毒性肝炎的帽子,我的这位朋友显得一脸轻松。末了,他对我说,我一直认为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就是肝炎。看来,对这个问题的确需要澄清。
  转氨酶是体内氨基酸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各种原因使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肝细胞破坏时,转氨酶便会由肝细胞释放人血中,使血清转氨酶升高。但是,转氨酶并非肝脏所特有,在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肌、骨骼肌、肾脏、胰腺及脑组织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转氨酶,当这些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如急性心肌梗死、胰腺炎、肾盂肾炎、乙型脑炎、脑卒中、甲亢、糖尿病等),同样会引起血中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一句话,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病变可以在肝内,也可以在肝外。
  一般说来,肝外病变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多半是轻度升高,如果血清转氨酶值超过正常上限(40单位)2.5倍,并且持续牛个月以上,患肝胆疾病可能性大;如果测定结果超过正常上限20倍,则基本可以断定是肝胆疾病引起,并主要是肝细胞损伤所致,但绝不能武断地认定就是肝炎。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肝炎,通常是指由嗜肝细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而由细菌、寄生虫或酗酒引起的肝脓肿、肝吸虫、肝囊虫、肝结核、酒精性肝病等也可致肝损害及转氨酶升高。另外,转氨酶是经胆道系统排泄进入小肠,当各种原因引起胆道梗阻时,势必影响转氨酶的排泄,而使血中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壶腹周围癌、胰头癌等。
  化学药物因素也是造成转氨酶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红霉素、四环素、抗痨药、化疗药、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酮康唑甚至于某些中药(如半夏、槟榔、青黛等)对肝脏皆有损害,可引起药物性肝炎。此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某些重金属、砒霜等)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其他如发热、流感以及女性月经期、孕期均可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另外,剧烈活动之后,乳酸在体内大量生成、积聚,使机体相对缺氧及低血糖,致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综合上述,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只要有肝细胞损害(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必定有转氨酶升高,但转氨酶升高却未必一定是肝炎所致。临床上遇到转氨酶升高的病人,不要轻易断定就是肝炎,而应详细询问病史,做必要的检查(如检测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腹部B超等),排除与病毒性肝炎容易混淆的其他疾病,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得出正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肝脏的代偿功能很强,三分之二的健康肝组织便足以维持正常的肝功能,因此,轻度的肝损害,转氨酶可以不高,病人也往往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转氨酶升高,提示肝脏已有明显损害,故不可掉以轻心,而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由一般疾病(如高热、过劳、胆石症、酗酒、药物等)引起的,在祛除病因之后,转氨酶会很快下降,预后良好。如果转氨酶居高不下,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壶腹癌等病变所致,一定要给予及时正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