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老年骨性关节炎用什么药好

作者:魏开敏




  骨性关节炎又名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患者大多是肥胖者,曾有膝部外伤史、家族史及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一般情况下,骨性关节炎起病缓慢,多于40-50岁后起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凸现,表现出具有特征性的关节痛。
  关节痛多发生在负重关节如膝、髋等部位。同一患者可出现不止一个部位的疼痛。关节痛与活动有关,在休息后疼痛可缓解;但当关节静止过久后再活动,则局部可出现短暂的僵硬感,持续20—30分钟,活动后消失;病情较重者即使在休息时也有关节痛,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受累关节往往有压痛、骨性肥大和骨磨擦音,一般很少有关节畸形发生。
  一旦诊断为老年骨性关节炎,不要背上思想包袱,因为该病是一个预后良好的关节疾病。但应当重视减少关节病变加重的因素,如减轻肥胖者的体重,避免活动时意外损伤,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等。如果症状明显,需要适当休息,减少活动,暂停体育锻炼,必要时到医院理疗一段时间。
  由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用药尚缺乏特异性药物,药物治疗的目的着重在于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关节炎症,改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专家推荐的对症药物仍以扑热息痛、布洛芬、消痛灵、双氯芬酸、炎痛喜康等多种非甾体抗炎药为主。
  非甾体抗炎药是全球范围内用于骨性关节炎最广泛的药物,具有可靠疗效,但副作用亦多。其中最主要的副作用在胃肠道,1%—3%的服药者可因胃肠道反应发展为胃肠出血,并且有不少患者服药后出现腹胀、腹部疼痛、反酸、腹泻或便秘等不良反应。
  由于我国老年骨性关节炎轻症者居多,故专家建议首选扑热息痛,次选布洛芬。这两种抗炎药在低剂量情况下具有相对较低的胃肠毒性,短期到中期应用可取得较满意效果,患者可从中获得较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