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做丈夫的心理卫士
作者:张洪军
近年来,男性心理疾病患者日趋增多,这让那些原本笃信男人“强大”的小姐、太太们疑惑不解:如今的男人怎么了?也许,并不是今天的男人变得不堪一击,而实在是他们在社会、家庭中承担了太多的压力和责任。
对于男人的心理健康,不仅要“男人的事情男人办”,还需要“男人的事情女人帮”。
刘先生是家乡最大的一家综合医院的外科大夫,由于一时的失误,出了一起大的医疗事故,受到了处分。这件事给了刘先生很大的打击,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带着沮丧与恼怒愤然离开老家,在朋友的帮助下“下海”来到广州,成为某公司的医药代表。
刘先生不怕吃苦,努力工作,尽快熟悉和适应了新的生活和工作,几经辗转成了广州一家比较大的医药公司驻北京的地区经理。刘先生也抹平了内心的伤痕,把家搬到了北京。
由于工作上的压力,刘先生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常常回到家里还考虑工作上的事,与妻子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内心的危机感虽然很重,却从不愿意向妻子吐露,总是报喜不报忧。妻子偶尔的唠叨,刘先生一方面很不耐烦,另一方面又常常勾起自己隐藏在内心的工作经历上的隐痛而无法诉说,总觉得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最近,刘先生的情况越发变坏,常常出现失眠症状,记忆力明显下降,心情烦躁不安,在公司或家里动辄发火。他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工作效率很低,做事不能集中精力,总觉得事情做得不够完美。刘先生心力交瘁,感到难以自持,偷偷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过仔细地问诊,医生诊断为神经症,建议刘先生最好住院休息、治疗。刘先生内心充满沮丧和绝望,怕被同事知道而遭耻笑,也怕妻子知道了会看不起自己甚至以此而导致家庭危机,他感到非常痛苦。
迫于社会传统观念对男性“刚毅顽强”的角色期待,男子汉在受到挫折、打击、压抑时,要么失去理智地暴跳起来去拼个你死我活;要么深深地压在心底,不便宣泄,不愿张扬,这些都会形成男性严重身心疾病的隐患。所以,难怪有人说,男人就像寄居在硬壳中的软体动物——在坚硬的外壳下,是一具虚弱的躯体。
心理学家指出:
夫妻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是男人们减轻、释放负性情绪,取得同情与慰藉,补偿和增强应付不幸事件的能力和心理耐受力的重要心理支柱。而对于忙碌在外回到家的男人,女人通常起着健康监护人和社会“秘书”的角色。
一个好妻子是晾晒男人阴郁情绪的太阳,是消解男人不健康心理的清流;而一个恋家的男人往往是因为家有贤妻,家有贤妻的男人往往又在事业上很顺心或很成功。所以男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妻子。而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妻子呢?
好妻子会告诉亲友自己的婚姻有多幸福。要知道这样做了,也就等于告诉了丈夫。他一定会很开心,也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一个好丈夫了。好妻子不要一见到丈夫就把一些烦恼的事推给他,应以鼓舞代苛求。“一个丈夫若受到苛求,他情愿住到露天的屋顶上,也不愿回到家里来。”做妻子的应当明白,男人在刚强背后也有柔弱的一面。他们整天扮演强者的角色,在外人面前维持坚强的形象。回到家里,他们非常希望卸去一切伪饰,摘去“强者”的面具,做一个有快乐也有苦恼的正常人,甚至做一个任性的“大男孩”。他们在别人面前不能言说的委屈、烦恼,只有说给自己的妻子听。假如做妻子的不能给予必要的理解,仍给他加压,他就失去了最后的心理宣泄渠道,终有一天会使满怀疲惫的心不堪重负。